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下蓝村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等文明新风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下蓝村是首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极具畲乡风格的房屋村寨建设让人眼前一亮。其实,这里不仅村容村貌美,乡风文明更美。近年来,下蓝村不断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管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等文明新风,深受群众拥护,有效遏制了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移旧俗、倡新风、抓发展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下蓝村不仅村容村貌美,乡风文明更美。本报记者 刘奇峰 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红白喜事面前,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婚礼、葬礼在一些地方变成了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的温床,多年来,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发挥宗族文化,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让村民养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我们下蓝村都是姓蓝,有着同宗同族的宗族文化,村民的宗族观念强烈,我们充分利用这特有的‘气场’,选取宗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成立理事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递正能量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必玉说,去年初,该村还把红白喜事操办的规范列入村规民约,《下蓝村村规民约管理制度》中关于移风易俗方面规定:红白喜事,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在具体操作中,下蓝村结合疫情防控要求,要求操办红白喜事参加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据欧必玉介绍,这些规定得到村民的支持,今年该村已经有3户村民住新房,他们均按照要求提前到村里报备,参加迁居宴的人数也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其中一户村民本来准备摆酒50多桌,在红白理事会的解释下,最终也按规定欢喜简约办完了迁居宴。

下蓝村通过将红事节俭、白事俭办等群众自发形成的新风良俗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定下来,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和发扬,让群众心照不宣的旧风气得以纠正,节俭的新风良俗驱散歪风,文明新风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一纸“约定”约出社会好风气 源城区源南镇白田村巧用村规民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