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虽小力量大 “约”出大往美景 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以村规民约促乡风文明
每天晚上,只要有空,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村民朱秀梅和几个好姐妹或去村文化活动室唱唱歌,或到村委会门前广场跳跳舞,生活很是惬意。前日,朱秀梅告诉记者,这次过中秋,几位好姐妹专程从市区回乡陪父母,也跟着她到村文化室里乐一乐,大家感觉很开心。
记者走进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整洁的庭院、干净的村道,各家房前屋后都收拾得井井有条,正在阴凉处聊天说笑的大人、不远处嬉戏玩耍的小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村规民约就张贴在村口显眼的位置,引人驻足。近年来,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以村规民约的修订、执行、监督、内化为切入点,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全村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
张贴在村头的村规民约,吸引村民驻足观看。
感党恩立“村规”
中秋时节的大往村,设施齐备的休闲广场,绿意盎然的田野风光,处处都呈现着勃勃生机,散发浓浓乡韵。
记者在大往村看到,村规民约开篇即开宗明义,指出立村规旨在深化新时代大往村治理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村、制度治村,进一步立好规矩、鲜明导向,保障村集体和村民合法权益,建设新农村、当好新村民、树立新形象。村规民约第一条明确提出,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法治意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生活好了不能忘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大往村党总支部书记丘泽锋说,今天大往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党恩绝对不能忘。感党恩,立“村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都要听党话,依法依规办事。
瞄“痛点”开“良方”
大往村村规民约共有10条,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共同起草、修订完善,后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实施,涵盖了乡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守望相处、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等内容。
红白事大操大办是很多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陋习,大往村也不例外。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不赡养老人等“痛点”,大往村顺势而为,将群众性改革交给群众去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向陋习宣战,发动全民参与,拒绝不良风俗习惯、不文明行为方式。村规民约第五条提出,要做到孝老爱亲,尊老爱幼;注重家风家教,讲文明,懂礼貌;不准出现不赡养父母行为。村规民约第六条则提出,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如有盖房、搬家、过生日、学生升学、家里生小孩等情形,仅限家庭成员及直系亲属间小聚,不准大面积接客、摆酒。红白事随礼直系亲属不超过500元,其他人员不超过100元。
针对大往村耕牛及其他家畜比较多,每年春耕生产期间会出现损坏庄稼现象,村规民约第七条明确提出,要管好自己的家畜,维护好村民利益,坚持小事不出村。
有“标尺”新风扬
丘泽锋说,自从村规民约出台后,大往村“两委”班子一方面在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上下足功夫,不断加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多次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发挥村民在镇、村两级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共同创建健康文明、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村“两委”班子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村民转变观念,对一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不当行为及时进行劝阻,村民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如今,一到周末,大往村一片热闹景象,不少游客专程驱车前来,欣赏新农村田园风光。“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绿地、公园修好了,广场和亲水步道建起来了,白天有稻田花海可看,晚上路灯照得村里灯火通明,外地游客都愿意来玩了。”大往村党总支部委员丘立昌说,这也与村规民约对村民的潜移默化影响是分不开的。记者注意到,村规民约第二条明确提出,牢固树立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爱护村内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和一花一草一木,不得人为损坏。村规民约第三条明确提出,讲究公共环境卫生和家庭卫生、个人卫生,房前屋后和家庭内部必须每天打扫,收拾干净整洁。
小村规“约”出幸福景
有了村规民约,村民行为准则就有了“标尺”,村民自觉遵守、互相监督,整个大往村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息。乡村美了,农民富了,民风好了,群众维护美丽乡村的自觉性提高了,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尚。大往村还因势利导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进了一批接地气、沾泥香的乡村特色文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新风尚,通过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乡村劲吹文明风。
如今的大往村,道路两旁路灯规整树立,房屋错落有致;柏油路或水泥路宽敞洁净,通达家家户户。小村规“约”出美丽景。丘泽锋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建设大往村生态示范园,沿江打造民宿村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图景,在大往村早日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