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为人情“减负 ”为文明“加分” 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红白理事会多举措擦亮“文明村”招牌

清明节即将来临,不少村民将回乡祭祖扫墓,森林防火压力增大。这几天,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跟村“两委”干部一道进组入户宣传,纠正不良思想,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

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文明村”。用兴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智勇的话来说,“‘文明村’是全村人共同奋斗取得的,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任何人都不能抹黑。”兴径村通过完善村红白理事会制度和村规民约等方式,积极落实基层治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制止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行为,引领乡风文明,进一步擦亮“文明村”招牌,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红白理事会会议现场。

村民人情“减负”

在今年3月初举行的2024年第一季度红白理事会会议上,兴径村“两委”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与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围坐在一起,交流近期村内婚丧嫁娶情况。黄智勇向村民们解读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并结合本村近期发生的事例,与村民们展开了交流。

经过近几年的宣传引导,兴径村村民都熟知婚丧喜庆事宜的操作规则,家家户户有事都会主动到红白理事会报备,做到一切从简,大操大办的宴请现象少了很多,减少了不少开支。黄智勇介绍,现在村里红白事从简,喝酒赌博的现象减少了。像今年春节期间,很多村民保持勤俭节约,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监督者。

记者了解到,兴径村红白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村广播、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成立红白理事会的重要意义。“以前过年发红包,关系亲近点的最少也得百元,不发多点生怕被人看不起。现在村里倡导发小额红包,村民负担减轻了不少。”谈起红白理事会带来的变化,村民邓鹏辉如是说。

周到服务获赞赏

记者看到,《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提出,为了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作用,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红白理事会章程》第一条内容为:红白理事会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基本任务是办理本村婚嫁,丧葬事宜,坚持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反对在婚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其宗旨是服务于群众,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婚事坚持新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不准讲排场,摆阔气,不准相互攀比,不能举债办婚事,对亲朋好友予以适当招待,不准借机敛财。”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委员邓金堂说,他所在的良排片去年有6户村民办喜事,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热情地做好服务,村民也很信服,各项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得也很好。

村民办事有“准绳”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兴径村还依托兴径村党群活动中心“微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开展“党建带妇建共建平安家”示范点建设现场会、良好家风、亲子齐诵读活动、“六一”关爱困境儿童、义剪活动、法律知识讲座、健康宣传讲座,联合和平县文化馆艺术团举办戏曲惠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纠正不良思想,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

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红白理事会会议,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铺张浪费、酗酒、人情风气等陈规陋习带来的危害,引导村民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从自身做起,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等。“有了红白理事会的约束,大家就有了说话办事的‘标尺’,我们的思想也渐渐转变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人情负担更轻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村民黄国彬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推行红白理事会 节俭办事成了村里新风尚
下一篇:源城区源南镇全域推广积分制 小积分兑出文明新风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