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责任 用心服务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河源中行在行动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邹俏 通讯员 吴可先 官雅君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以下简称河源中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为群众普及防范金融风险知识,肩负起“金融反诈宣传”社会责任。
银警校合作护航校园青春共成长
为深入推进校园金融知识宣传,在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河源市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自3月14日开始,河源中行联合河源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走进河源市第二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校园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据了解,3月15日,河源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及河源中行根据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精心准备了“刷单赚零钱”“网络购物诈骗”“”玩游戏送重装”等多个诈骗案例,通过情景再现、发放宣传折页的形式在课堂上宣讲,丰富生动的案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实用的反诈内容则使听讲学生受益匪浅。
此外,河源中行拓新宣传渠道,通过校园广播站为超过3000名在校师生广播个人信息保护、个人征信问题、防范电信诈骗、警惕过度借贷等金融知识。切实提升师生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师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的能力。接下来,河源中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公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建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不断强化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举行“行长接访日”活动与客户“零距离、面对面”
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拓宽金融消费者的诉求渠道,河源中行固定每月举行“行长接待日”活动。在3月15日开展的“行长接访日”活动中,河源中行行长马天飞与客户亲切交谈,悉心接待、认真倾听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建议、意见,以及金融诉求,为金融消费者解疑答惑。
下一步,河源中行将顺应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客户体验,提升社会公众满意度。
依托“三大服务”全方位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在便民服务上,河源中行专设无障碍通道,设置“绿色服务通道”,将60周岁(含)以上客户群体列为优先级,为老年人客户群体提供贴心服务;设置便民设施区,配备给客户使用的点验钞机、饮水机、医药箱、老花眼镜、雨伞、轮椅等便民设施,时刻给客户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在厅堂服务上,河源中行工作人员牢固服务意识,精细管理,根据等候客户数量随时调整高低柜工作人员数量,有效分流客户,加快业务办理速度。在客户等候期间,工作人员适时开展厅堂微沙龙、微宣讲等活动,给客户普及金融知识。在客户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加强风险提示,让客户警惕诈骗、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放心的金融环境。
在个性服务方面,河源中行一直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为处于偏远地区、无法到营业厅的客户提供柜台延伸服务。在当地社保局和村委会的支持配合下,河源中行上门服务小组深入江东新区临江镇各行政村开展走村入户上门办理和激活社保卡,开展反诈骗知识宣传,提升了村民的防诈骗意识。同时,对于许多行动不便、无法到场的特殊客户群体,河源中行服务小组安排专人上门服务,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在宣教服务上,以3·15为契机,河源中行开展了各类金融宣教活动。河源中行消保办公室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长堤路支行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微沙龙活动、广晟支行在广晟商业广场开展“金融普法知识进社区”、大道支行在商汇大厦开展“金融知识进商圈”、新风路支行在厅堂开展“防范金融风险微宣讲”、高新区支行及东源支行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龙川支行开展“金融知识进工厂”、紫金支行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等金融宣教活动,受众人群近10000人次。通过这些宣教活动,河源中行向社会群众普及金融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有效提高了社会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