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颁发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证书 推动家政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24日,河源市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首次获得职称颁证仪式召开,会上为通过中初级职称评审的58名人员颁发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证书。
颁发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证书现场。
此次家政专业人才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为河源市境内涉农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家政管理等乡村工匠专业领域的在职人员。在申报评审过程中,我市认真做好培训答疑、政策宣讲、受理辅导等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积极参评。通过前期广泛发动,此次评审共收到网上受理材料102人(其中退回后补充收到的为95人),受理86人。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最终评审通过58人,其中工程师11名,助理工程师17名,技术员30名。获评人员可在粤省事查询,并可在广东省职称网上下载电子证书。
“当我听到有职称评审的时候,一开始是不相信,在经过工作人员的宣传科普后,才知道家政也能评职称。在评职称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这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自己也收获了许多成果。”家政(母婴服务)专业工程师杨新娣感慨地说,当评审通过后,她立马把自己电子版的职称证书发到了朋友圈,让全国各地的同行羡慕不已,让她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今后,她将带着这份荣誉,在母婴服务行业继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母婴护理员,用爱和专业去帮助更多的家庭。
“通过职称评审感觉河源市家政行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对擦亮我市家政品牌,加快融深融湾都是有益的尝试。”市人社局副局长张燕雄告诉记者,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有利于乡村工匠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起着积极作用。今年,我市将常态化开展好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在原有的油茶、丝苗米、茶叶、家政和烹饪等5个职称评审专业上增加8个专业,让更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参与职称评审,助力乡村振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