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女业主遭遇假冒“公检法”骗局 物业联手民警劝阻,揭穿伎俩避免市民被骗
本报讯 记者 吴奕镇 近年来,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以办案为名行骗并不新鲜,几天前,市区一位女业主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骗局,她以为真是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办案,险些将钱转出,幸好物业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上门,联合民警阻止了她的转账行为。
据了解,3月16日下午3时多,家住市区建设大道怡景云天小区的贺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是北京公安局的“刘警官”,在与贺女士核对身份信息后,对方便称贺女士银行卡涉嫌“洗黑钱”案件,现对其账户进行冻结核查,希望贺女士积极配合。一听到自己的账户被冻结,贺女士十分惊慌,生怕自己被卷入“洗黑钱”案件当中。贺女士的朋友劝她,说这是电信诈骗的一种手段。正当贺女士半信半疑时,对方再次拨通贺女士电话,要求其不得接听其他来电,这样才能确保银行账户安全。朋友在劝说无果之后立即向小区物业反映。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温保文告诉记者,得知情况后,物业多次拨打贺女士电话,但对方一直处在通话状态。情急之下,温保文只好与其他同事上门劝说。“对方跟她通话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上门之后她一直坚信对方是办案的,因为对方还给她发了‘警官证’。”温保文说,当时对方已经通过短信发了链接给贺女士,让她按照步骤将银行卡上的钱转到“安全账户”。僵持之下,温保文与贺女士朋友建议前往派出所咨询。
在源城公安分局东埔派出所兴源警务室,值班民警吴东平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向贺女士解释这是电信诈骗,并出示自己的警官证。直到这时,贺女士才相信自己遭遇了假冒“公检法”骗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