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区娃播下传统文化种子 河源教师温雄辉获评国家文旅部“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肖建厚 近日,2021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49个)和“阳光工程”“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名单(各30人)公布,记者获悉,我市市文化馆志愿者温雄辉入选“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名单。
据了解,温雄辉是东源县高级中学的一名书法老师,2014年春季起至2022年,连续9年作为文化服务志愿者参加市文化馆“关爱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免费艺术培训工程”支教工作,为偏远山区的小学生教授书法课程。2016年,他获评广东省文化厅“优秀文化志愿工作者”;2021年,获评国家文旅部“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
周五的“约定”,风雨无阻
据了解,“关爱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免费艺术培训工程”的课程安排在每周五,最近的学校离市区1.5小时车程,最远的学校要3个小时路程。为能按时到达学校,支教老师通常需要在中午12时就要出发赶往学校。有的学校比较偏僻,支教老师只能走窄而弯的乡道,特别是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更是挑战,但是温雄辉从不抱怨条件艰苦。支教以来,他风雨不改,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落下一次课。温雄辉认为,让更多孩子参与优秀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在缺乏书法老师的边远山区更有意义。
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面对从未接受过书法教育的孩子,温雄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自身练习书法的心得,选择了初学者相对容易掌握的唐楷(欧体、颜体)书法字帖让孩子们学习,让学生从对书法的一无所知,到能较好地运用毛笔,从力度的掌控及字体结构,到让学生们尝试创作一些诗文或者联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有了自信,能够自如“挥毫”。每年市文化馆会在支教学校组织成果汇报展演活动,书法作品展览总能受到学校、家长的赞扬和认可。
温雄辉的书法志愿之路已走到了第9年。每到一所山区学校,严寒酷暑都无法打破他和山区爱好书法的孩子们的“约定”。每周的书法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还让他们在长久的练习中培养了耐性和毅力,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温雄辉用心传播了书法之美,在更多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