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三字经”描绘“好风景” 紫金县上义镇招元村村规民约让村貌焕然一新
“国有法,村有规,守法度,不可违,勤学法,不犯罪……”这是紫金县上义镇招元村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在这一村规民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招元村如今实现了大变样,村民们自觉地参加公益活动,维护村容村貌,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用招元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廖其方的话来说,“邻里间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好了,现在许多游客在周末的时候都愿意来我们这儿观光休闲。”
招元村的村规民约“三字经”。
村规民约“三字经”
日前,在招元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栏上,记者看到了216字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分为遵纪守法篇、家庭邻里篇、文明礼貌篇、人际关系篇等。
“尤其是忍为高,和为贵,肚量大,不吃亏,勤致富,人敬佩。这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学易记,更易宣传。”廖其方告诉记者,将过去的口头约定俗成变成符合本村实际、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对招元村来说,是一大创新。当初的初衷是要建设美丽乡村,召开村干部会议时讨论如何规范有序建设美丽乡村,他提议制定《村规民约》,制定一个村干部与村民共同遵守的章程,作为当时“三清三拆”的依据。于是,这一村规民约“三字经”就“出笼”了。
内化于心人人遵守
在招元村,以前没有村规民约,村里不少屋前屋后堆放着杂物垃圾,有时村民为一点小事发生矛盾,个别邻里关系不和睦。廖其方说,有了这一村规民约后,招元村面貌逐渐改变,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村中整洁有序,村民文明有礼。
村子靓不靓,庭院是关键。在招元村七队老党员廖月明家的小院里,树木花卉组成了一道独特风景,满眼都是绿意。由于屋前屋后环境做得好,虽然这栋小楼也有15年历史,但如今在村里仍显得惹眼。“这环境卫生如同人脸,要经常洗,屋前屋后卫生搞得好,家里面就是不一样。”说起这些,廖月明很是自豪,招元村的环境能够这么好,且能长期保持,这其中,村规民约起到重要作用。
紫金县上义镇招元村在当地是个大村,辖区内有9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1200多户、6000多人,面积大,人口多,管理起来不易。“关键是要把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廖其方说,要把村规民约落实好,就不能停留在宣传栏里,要让村民共建共治共享。
治村一大“法宝”
前几天,廖月明家附近的村道上,两根竹子倒伏在路中间,给村民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廖月明见了便动手清理掉竹子。像这样的“小事”,近几年来廖月明不知做了多少。廖月明说,人间情,如鱼水,救人危,排人难,这村规民约“三字经”就是“法宝”,每个村民是招元村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为村里建设献策出力。
如今,招元村推进建设村道硬底化、集中供水、污水设施、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屋、村道绿化亮化、外立面改造等项目,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村里统一配置垃圾桶,村民们房前屋后也变得干净整洁了,特别是过年、婚丧嫁娶放鞭炮明显少多了。”廖其方说,村规民约不仅约束铺张浪费的现象,还鼓励村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比如说孝亲敬老、讲文明有礼仪,做得好的有奖励,做得不好或者不做的有惩罚措施,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也都愿意遵守村规民约。
“现在村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了不少广场,村里环境也很漂亮,要长久保持,需要人人遵守村规民约。”廖月明说,招元村这些年变化很大,村民精神状态更是蓬勃向上,村里广场舞也搞得红红火火,村里文体广场有4000多平方米,每天晚上吸引了上百人跳广场舞,也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在村里生活大家都觉得很自豪。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