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开皆碧色 寻味韭菜粄
“老谷碾新糜,韭芽添绿皮。风生柴火旺,镬煮玉浆宜。巧捏筋堪韧,温蒸味更奇。锅开皆碧色,最慰我相思。”这首诗说的正是和平县下车镇美食韭菜粄。前日,记者来到下车镇,一睹韭菜粄的制作过程。

村民黄华娇在割韭菜。

韭菜与大米混在一起,青白相间。

记者与村民一起做韭菜粄。

蒸好出锅的韭菜粄软糯清香,很是诱人。
据当地制作韭菜粄多年的村民黄华娇介绍,韭菜粄是下车镇传统特色小吃,用灰水(植物烧成灰后泡水过滤而得)浸泡老米至柔软,加农家韭菜混合搅拌,后用石磨磨成米浆,再用柴火大铁锅慢熬成膏状,经搓捏后做成“猫公棒”或长方形、饺子等,最后文火蒸数小时而成。出锅时,满眼碧色,香味四溢,吃之既有韭菜味,又有米粄口感。“需求大的时候,一天需要制作几百斤的韭菜粄。”黄华娇说,在和平当地,韭菜粄属下车最为出名的小吃。
本报记者 曹志成 见习记者 林琳 高雅 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