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一起守护这群“星星的孩子”
本报讯 记者 吴奕镇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坐在人群中,却只能看见自己;他们对其他事务都漠不关心,却对自己喜欢的事非常专注;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星空一样遥远,很难有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还孤独地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这一疾病奋力抗争。为了解这群“星星的孩子“”的现状,昨日,记者走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希望通过文字让全社会关注他们,拥抱他们。
记者了解到,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以发育障碍、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狭窄兴趣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前。据有关统计,我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其中0到14岁的儿童患者数量可能超200万。
据河源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闭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其致病原理至今尚未查清,亦无药物可以治疗,但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不良预后。
在河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记者见到了这些正在上课的孩子们,他们大多都是自闭症孩子,课间只要老师稍不提醒,他们就会分散注意力,时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而停止了自己的课间动作。在这里上课的23个孩子,他们上的部分课程还需要家长陪同下才能完成。
据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刘骁介绍,家长发现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呼喊名字没有反应,没有发出有意义的语言,不会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和互动行为时,可能患有自闭症,需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机构诊断。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从出生至6岁是早期干预的黄金时间,很多孩子通过良好的干预,症状得以改善,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轩轩(化名)是一名自闭症孩子,小时候家里人发现其语言交流存在困难,加上性格内向,在4岁时被送到幼儿园就读后,由于无法正常学习与融入集体,老师建议家人带他到医院检查,最终轩轩被确诊患有自闭症。2020年轩轩6岁时,家人把他送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期间康复中心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实施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轩轩能够与家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他的情绪控制与基础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李雪女介绍,自闭症儿童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更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为了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回归社会,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培训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河源市积极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积极采取民办公助、民办民营、公办民营等形式,推动自闭症康复训练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0个自闭症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在机构康复训练的儿童849人,这些孩子每月每人可享受补助2000元。
上一篇:恐龙知识科普课堂进校园
下一篇:河源消防集中开展夜查行动 为清明节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