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源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爱心助考再次起航 凝聚温暖向善力量
十年公益路,不改初心与热忱。为帮助广大考生安全、快捷、准时抵达考场,昨日,2022河源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坚基商业中心越王广场举行,动员社会各界全力护航考生的赶考之路,用实际行动点燃城市文明之火。
此次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河源晚报社主办。据悉,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成为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爱心助考再出发,本着“文明交通,爱心奉献”的理念,参与助考的爱心司机和志愿者代表们,将以“服务社会、助人为乐、播撒文明”为宗旨,为广大考生提供文明、热情、周到的交通服务,让爱心得到传承,让文明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河源农商银行、东源农商银行、龙川农商银行、紫金农商银行、连平农商银行、和平农商银行6家单位冠名,由河源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华浔品味装饰、邦齿口腔4家单位协办。活动还得到了利和达新能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源安客运小汽车出租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分公司、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源中心支公司、亮点志愿者服务中心、众爱志愿者服务中心、源城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广东狮子会河源代表处、滴滴出行、万顺叫车、颍川慈善服务队、善行志愿者服务队、同心慈善服务队、河源市商业中心、正能量山泉、河源骏迈奇瑞4S店、河源奔爵长城哈弗旗舰店、简爱家居、雅居乐·源著等爱心企业和组织的支持。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参与本次活动的爱心企业和组织颁发牌匾,对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感谢与肯定。
启动仪式现场。
领导嘉宾宣布公益活动启动。
“志愿红”送考助力考生乘风破浪
据介绍,此次活动共招募了300多位爱心司机,他们驾驶着张贴了“2022河源高考爱心直通车”标签的爱心送考车辆正蓄势待发,随时为考生提供应急服务。与往年一样,本次爱心送考也分为“一对一”接送和随机用车服务,“一对一”服务的考生将由爱心司机全程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在考试期间,爱心司机将每天上门接送考生,把考生安全送到考场,并在考试结束后,将考生从考场平安送回家。而其他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乘坐路上空置待客的“高考爱心直通车”赶赴考点。
主办方向爱心企业和组织颁发牌匾。
爱心司机贴上“高考爱心直通车”标签。
活动现场爱心涌动。
同时,另有50名志愿者将奔赴各个考点和考场周边路段,维持交通秩序,为考生考试营造一个安静有序的考场环境。届时,志愿者们也将在各个考场门口随时待命,考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向他们寻求帮助,志愿者将无私提供服务,保障考生们顺利完成高考。高考之后,服务仍将延续。除爱心送考、志愿服务外,主办单位还增加了学生高考志愿填写咨询等服务,向考生传递社会的关爱与真情,凝聚城市向善的力量,展现城市文明的温度。
公益路上他们踏歌前行
爱心送考看似是平凡的小事,却有人在这件小事上坚持了10年。温惠青是滴滴出行网约车公司的一员,今年是她送考的第十年。从个人到团队,她不断动员身边的车友一起参加爱心送考,这次活动他们团队共有30台车参加。“我女儿也参加过高考,我有时看到考生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赶到考场,自己也心惊胆战。所以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考生准时进入考场,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温惠青说,考生写来的感谢信和打来的报喜电话是驱使她10年送考的不竭动力。
“以前有战友参加过爱心送考,觉得很有意义,所以今年我们统一组织一起参加这次公益活动。”源城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廖科告诉记者,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是一项公益事业,他们将提前做好车况检查,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文明行车,用微笑的脸、诚挚的心,把考生安全、及时送达考场,用爱心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同时,他也祝考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前途似锦。
在启动仪式上,除了组团参加的团体外,有不少个体司机也来到了现场。“5年前,我女儿参加高考,刚好我在朋友圈看到了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从那年开始,就年年坚持来参加爱心送考。”钟志林说,去年他一共接送了12位考生,有些考场比较偏僻,打车比较难,所以每次接送完一位考生,他都会倒回考场看看还有没有落单的考生,或者开着车在路上兜圈,如果有考生招手,便会为其提供接送服务。“希望考生都能金榜题名,考出理想的成绩。”钟志林说。
作为协办企业,华浔品味装饰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该企业负责人孔令俊表示,近年来,他一直在关注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活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公益事业,献出一份爱心是他对自己和企业的要求。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参加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帮助许多学子圆了大学梦。孔令俊认为做公益讲究随心而为,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今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公益事业,用行动回馈社会。
本报记者 谢梦君/文 陈仕平 刘奇峰 高雅/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