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谱写孝老爱亲动人篇章——记河源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郑安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龙川县佗城镇就有这样一位孝子,悉心照顾奶奶、父母,他就是河源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郑安。
郑安与学生在一起。
用爱托起长辈幸福生活
郑安是龙川县佗城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家中有90多岁的奶奶和60多岁的父母。郑安告诉记者,他与妻子唐慧娴于2017年结婚,婚后一直与父母和奶奶同住,夫妻俩一直谨记“百善孝为先”,奶奶的生活基本都是他和妻子共同照料。
由于奶奶已经年过九旬,每天上班之前,郑安都把饭菜、热水给奶奶送进房间,悉心照顾着奶奶的生活起居。奶奶一直夸赞孙子孙媳的细心和周到。
郑安父母患有腰椎、颈椎增生,干不了重活累活,郑安经常为父母按摩舒缓疼痛,定期带他们检查身体。此外,郑安有一个姐姐在他家附近开小店,由于在县城没有房子,便带着孩子住在他家。郑安和妻子不仅毫无怨言,一家人相处和睦,用实际行动真正谱写好家风的动人篇章。
爱岗敬业热心公益
记者见到郑安时,他正在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虽然是通识课程,但他始终认真地为学生讲解。郑安告诉记者,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他以满腔热情耕耘在讲台上,用一颗赤诚之心播下爱的种子。
2016年前,郑安一直在龙川县四都镇黄沙阁小学任教。当时,郑安发现有的学生家境贫寒,急需社会力量帮助。2013年,郑安加入了河源市春风助学服务中心,他经常利用下午放学和周末时间,走访学生家庭,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再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款物转交给受助学生及其家人,并做好详细记录。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占用了郑安大部分的假期及休息时间。
2016年,郑安到佗城镇中心小学任教,除了平日工作外,郑安一如既往地在学校开展公益活动,热心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子。佗城镇胜利村有一位学生,父亲因车祸去世,家里爷爷70多岁,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爷爷的医药费、三姐弟的学杂费,全部靠母亲打工,家庭困难。郑安上门走访了解后,把信息反馈给河源市春风助学服务中心。在其努力下,有热心人士资助这名孩子每月400元的助学金,缓解了孩子的燃眉之急。
2021年,郑安获评“龙川好人”“河源好人”“河源道德模范”,对于这些荣誉,郑安表示,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是年轻人应该弘扬的优良传统,今后自己还将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