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警部门利用“新科技”集中治理交通违法行为 交通违法行为将被“扫脸”记录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针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不戴头盔等问题,连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在此次整治行动中,行人闯红灯、电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行、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将被“扫脸”录入移动警务终端系统。
据了解,市交警部门全面落实市区各重要路口勤务工作,每日安排警力值守,并配备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做好行人、非机动车及“一盔一带”整治、管控工作,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据悉,“扫脸”纠违是我市交警科技创新的一项新措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扫脸”将违法当事人信息录入云端数据库。民警用手机执法终端录入违法信息,一键核查违法当事人身份信息和交通违法频次,对第一次交通违法的采取批评教育,对第二次交通违法的采取警告处罚。
交警对骑共享电动车未戴头盔的市民进行劝导教育 曹志成 摄
12日下午5时许,在市区中山大道与建设大道交会处,一名外卖骑手骑电动车从斑马线驶过并行驶上安全岛,被交警及时拦停。“骑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执勤交警使用手机对这名外卖骑手进行“刷脸”拍照,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后,查询到其为第一次交通违法,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后将其放行。现场执勤交警介绍,通过“刷脸”拍照和信息录入,相关行人或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会被上传至系统后台,如果下次该行为人再次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交警现场就能查询其过往交通违法信息,对第一次交通违法的采取批评教育,对第二次交通违法的采取警告处罚。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行人、非机动车及“一盔一带”整治、管控工作,我市交警部门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在市区各大重要路口设置有执勤岗位,疏导交通,同时对行人、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进行劝导纠正。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源城大队铁骑队队员李素娟告诉记者,“扫脸”纠违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呼吁大家文明参与交通,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守护大家的安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