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四好农村路”让美丽乡村全域绽放——记2022年河源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先进镇龙川县黎咀镇

今年以来,龙川县全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通过串点连线成面,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绘就。在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龙川县黎咀镇契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结合全镇交通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大力推进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让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渐次铺开。


美丽的龙川县黎咀镇

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黎咀镇位于东江上游,龙川县中北部,距离县城48公里,境内有国道G238和洋线、黎枫(县道X179线)、黎黄公路贯穿。驱车从河惠莞高速龙母出口下高速后,仅需要10分钟车程便可抵达黎咀镇中心。

在黎咀镇龙潭村,记者见到,一座木质构造、蜿蜒精致的景观桥架在空旷的农田中央,独自凭栏望,自有一番风情。龙潭村以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乡村农旅研学产业基地,建设景观花海、景观田和休闲民宿等,一张乡村旅游景点规划蓝图正在建设中成为现实。

龙潭村的乡村农旅研学产业基地是黎咀镇建设乡村连片示范带的其中一个项目。据了解,该镇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涉及三个村,分别为石东村、龙潭村和皮潭村,其中黎咀镇皮潭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通过打造沿江碧道、特色民宿等,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独具当地乡间特色的乡间民宿成为皮潭村乡村旅游景点的一大亮点,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黎咀镇皮潭村党支部书记丁伟华介绍,该村以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为契机,打造特色乡间民宿,发展乡村旅游。第一期民宿建设客房7间,投资约100万元;第二期民宿建设客房10间,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农庄等配套设施,总投资约600万元。

串联生态旅游资源 赋能连片示范建设

除了发展乡村旅游外,在“四好农村路”的带动下,黎咀镇以“农业+”串联沿江旅游公路带,打造以“生态画廊文化”为主题的休闲美丽乡村公路示范带。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对东江沿岸龙潭至梅州公路进行改建,全程10公里,技术等级为山区四级公路,7米宽路基,6米宽沥青路面,沿途指示标牌、路名牌、村口标识等体现黎咀特色,与沿线风光充分融合。以枫叶为特色主题,以枫树坝道班为基础,新建综合交通服务驿站,结合龙川当地建筑特色,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法,设计成新时代龙川客家特色交通驿站建筑,可满足在驿站休息、观景,有卫生间、公共交通客运站点,具有一定的农产品展销及基础性物流快递点等功能。

过去的偏远乡镇,如今蜕变成一个文明富裕的绿色发展之地。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黎咀镇把美丽乡村风貌带和“四小园”等建设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洁化、绿化、美化”和“五美”行动,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优化提升路域环境。

以皮潭村为例,该村完成了全村120栋民居楼外立面风貌提升,4公里户户通巷道硬底化建设,1.4公里亲水步道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皮潭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设有文化服务中心大楼、文化广场、停车场、绿化等配套设施,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楼内设路长办公室等,在兼顾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强路长巡查工作,为全镇连片示范建设奠定基础。

路通财通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俗话说,路通财通,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黎咀镇聚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出行条件,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降低农产业运输成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潭村创建面积约40亩的“生态荷塘”,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龙潭村121位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皮潭村发展柑橘产业,面积约100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增收,为该村11户有劳动力的村民每年每户分红1000元。此外,黎咀镇还大力发展油茶树种植,加大油茶树管理和油茶深加工,擦亮油茶专业镇品牌,壮大肉牛养殖产业,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江边的主题公园、沿江的休闲碧道、独具特色的旅游小商店……行走在黎咀镇,如置身于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之中,美不胜收。在采访中,不少群众反映,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带动下,全镇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里处处风景如画,散发着全新的魅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特约记者 曾祥太 文/图

 






上一篇:“幸福路”助推乡村振兴 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先进镇和“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出炉
下一篇:发挥“四好农村路”效应带动产业发展——记河源市2022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先进镇源城区埔前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