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织出振兴致富网——记“我家门前那条路——十大最美农村路”之紫金县龙窝镇宝榕大道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紫金县龙窝镇在2020年将穿过境内的原Y147乡道按县级三级公路标准提升改造成宝榕大道。宝榕大道是龙窝镇的重要道路枢纽,该路穿过的村庄辐射面积广、覆盖人口多,环境优美、民风纯朴、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沿着宝榕大道,该镇还打造出全镇首条“宝榕大道风貌提升示范带”的镇级示范带。
紫金县龙窝镇宝榕大道途经宝洞村村口
路通即群众财通 振兴发展路增效明显
宝榕大道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紫城镇,路线呈现南北走向,路线全长11.433公里,其中主线长7.825公里,支线长3.608公里。主线起点位于县道X170处,途经养耳坑、竹子凹、大路下、马径口、沙树塘、白银前、宝洞后,另开设新线经罗塘凹、大罗塘、楼岗、梅园、径口,最后抵达扶桥塘,终点与县道X170相交;支线起点接主线向西南方向走向,沿着现有乡道Y147线前行,途经宝洞、米石背、米田角、湾肚、树德弟、布头、定中围、洋坑口、阴山下、老兰咀,终点与县道X170相交。
宝榕大道项目采取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为7.5米,行车路面宽度为6.5米。沿路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设有排水沟,实施了安防工程,设置有高标准标识、标志、标牌,建有四小园、文体广场等。
龙窝镇宝洞村党支部书记邓梓先告诉记者,途经宝洞村的宝榕大道改造前,公路宽度有限,群众生产生活车辆在路口会车相遇都要小心翼翼。如今,宝榕大道路基宽已扩到7.5米,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更带动了该村茶叶、三华李、柚子和草鸡养殖产业。
宝洞村村民邓德民是紫金县尤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者。他告诉记者,过去合作社购买的物资从外地运到村口后,需要请小三轮转运到茶园,宝榕大道通车后,货车直接进村,不仅缩短了物资运输时间,更为他们节省了转运的成本。同样受益的,还有入驻该村的河源田园牧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任庭海说,路通后,不少游客自驾车到果园采摘水果,公司种植的嘉宝果、杨梅、枇杷等水果也通过宝榕大道被运往珠三角地区,不仅为企业带来收益,更为当地入股群众带来增收。
打造镇级示范带 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宝榕大道建设完成后,龙窝镇以“田园风光、茶果飘香”为主题打造了宝榕大道镇级示范带。宝榕大道镇级示范带途经红星、宝洞、黄田等行政村,全长7.5公里,辐射面积26.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6982人。示范带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进企业流转100多亩的土地,集约发展农业种养和农旅融合项目,支撑起了沿线群众致富的梦想,更为宝榕大道带来长久性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宝榕大道的建设带动了该镇红星村具有100多年历史、红军曾驻扎过的客家围屋四角大楼、乡村书院等红色旅游资源流动;加快推进了黄田村百亩绿化林木场和宝洞村千亩生态茶园、果园、养殖场等产业建设;大力推动了省级非遗木偶戏等项目发展,红军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为推动富民兴村、共建共治共享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龙窝样板。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