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农村路 织就振兴网 ——记2022年河源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先进镇和平县公白镇
农村公路上通主要交通干道,下连群众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脉络,更是驶向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近年来,和平县公白镇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在创建“四好农村路”中织密当地的“交通网”,为广大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公白镇新江村依托“四好农村路”提升人居环境
建好农村公路实现“通村畅乡”
公白镇位于和平县南部,距离和平县城25公里。近年来,处在灯塔盆地北缘地的公白镇抓住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公白镇农村公路基本实现“通村畅乡”。近3年来,该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共建设完成了道路扩宽5.79公里,砂土路硬底化改造8条公路共5.87公里;改造升级桥梁2座,主村道道路扩宽及维修8.8公里,县道维修、安防、路线标识、路域环境整治约7公里;主要道路铺设沥青路面及两旁路域整治约10公里。公白镇不断完善和推动全镇“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乡村振兴助力前行。
公白镇8个村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了一张交通密网。截至2022年6月,全镇农村公路在册20条,里程达56.664公里,其中乡道44.656公里,村道12.008公里。
运营好农村路实现“行有所乘”
和平县公白镇新江村是个偏远山村。沿着新修的“四好农村路”进入村子后,看到的不仅是整洁干净的道路,更有绿意盎然的小菜园、小树林,一幅田园风光图展现在人们眼前。
据当地村干部彭昌春介绍,过去有些村民不注意环境卫生,乱扔生活垃圾。在“四好农村路”建成后,村委会决定通过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借助“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契机,新江村通过村规民约逐渐结束了往日乱丢生活垃圾的乱象,共同创建宜居秀美乡村。
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是“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公白镇还结合该镇“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契机,建立“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双向多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科学设置村村通客车班次,确保全镇8个村居客车通车率为100%。
同时,充分运营好“四好农村路”,让其建设成资源路、旅游路,这也使得公白镇的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发掘,有效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为实现与灯塔盆地,东源县、连平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下夯实基础。如今,公白镇依托现有资源,形成串联化产业带发展,全力推动旅游、养殖、种植、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等一体化的农村新公路建设。
养好农村路实现“有路必养”
为全面推行“路长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近年来,公白镇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公白镇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实施方案》《关于成立“路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四好农村路”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完善了公路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公路服务能力。镇村两级均与养护责任人签订了承包合同和目标责任书,并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养护效果。
如今,公白镇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优良路率持续保持稳定提升,列养率达到100%。近年来,公白镇还积极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体系,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实行全年每季度持续性的养护管理,对受灾受损路段加强排查整治,“养必到位”步伐持续加快。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