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4个功夫”推动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助力河源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访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智敏

1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督促181家养殖场(户)完成整改,完成率97.3%;环评审批所需资料从8项减为3项……一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在治污、监管、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用一个个亮眼的数据,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绘就了一幅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美丽画卷。

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2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智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学习、治污、监管、服务”四个方面下足功夫,推动河源生态优势不断凸显,以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河源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 本报记者 曹志成 摄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 见行见效

“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位党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强大动能。”徐智敏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做好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定力,大力实施生态优先行动,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将在全面落实上发力,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一线帮扶指导、督促落实、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并立足河源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谋划部署新年度的新目标、新举措、新思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不断开创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更优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河源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今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1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级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河源的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

“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打好保好水、护蓝天、守净土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凸显。”徐智敏表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将围绕降氮控磷目标,开展畜禽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含桉树林改造)多源治理,确保我市国考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在蓝天治理方面,持续落实“管车、降尘、治污、禁烧、控放”5项措施,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双减、(颗粒物和臭氧)双控,推动空气质量6项污染物100%稳定达标,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前列;在土壤治理方面,将落实分类管控政策,深入开展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探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确保县级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精准有效科学监管 推动生态安全更加牢固

生态环境监管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2022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以打击生态环境突出违法问题为重点,以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责令整改企业201家,督促181家养殖场(户)完成整改,基本办结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225宗信访件,为维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巩固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持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徐智敏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开展新丰江水库集雨区畜禽养殖业执法监督、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督查等专项行动,聚焦“一废一品一库”风险防范,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稳妥化解环境信访矛盾和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项目,坚决筑牢我市生态环境安全防线;落实“清单式+项目化+责任制”管理,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督导,推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和销号工作,巩固提升信访件办理质量,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用心用情高效服务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0%以上的项目可简单备案完善环评手续或者豁免环评手续,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审批时限分别由法定的60日、30日压缩为3日、1日,环评审批所需资料从8项减为3项……今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实实在在的成效用心服务“五大产业”发展。

徐智敏表示,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以“三个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引领,推进碳排放交易、碳普惠制,推动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徐智敏说,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同时继续提升环保审批服务水平,将环评服务关口前移,落实“放管服”相关要求,推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豁免、容缺后补、简化编制内容”等制度,优化审批流程、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和调控机制,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还将提升环境执法服务水平,坚持环境执法与服务并重,出台实施深入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十二项措施。实施常态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对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原则上只开展非现场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全面提升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杨智辉 赖志刚

 






上一篇:紫金文艺工作者“上山下乡”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下一篇:市委宣讲团到两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好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先锋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