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河源“学习强国·学习之星”表彰暨挑战赛举行 聚力打造网上理论传播主阵地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见习记者 吴心怡 学无止境勤可达,“学习强国”正当时。为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宣传推广,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汇聚强国之力,昨日,2022年度河源“学习强国·学习之星”表彰暨挑战赛在市图书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协办,河源晚报社、市图书馆承办。
现场答题有奖环节 记者 刘奇峰 摄
让“学习强国”成为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此次活动宣读了《关于河源市2022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扬通报》,为荣获2022年度河源“学习强国”先进单位、“学习之星”代表颁奖。部分“学习之星”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不少“学习之星”表示,通过“学习强国”这一平台,已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工作习惯、生活方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功能强大、内容权威、覆盖面广,是一部真正的‘掌上百科全书’。”“学习之星”邓建基如是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内容的更新速度、广度和深度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很多评论社论、经验分享、工作案例,旗帜鲜明,观点新颖,可借鉴性强,对工作中启发思想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内容全面、丰富的信息库,里面很多文章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伟力相结合的原创作品,对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并以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作用。
每天打开“学习强国”成了“学习之星”钟莉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用她的话来说,“活用‘学习强国’这个学习平台,如用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扇未知领域的大门。‘学习强国’是我思想的‘启明星’、工作的‘好帮手’、生活的‘百宝箱’。”随着学习进一步深入,钟莉玉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在发生变化。那些催人奋进的资讯,弘扬正能量的人和事,常常触动她的心灵。在教育教学中,她时常会把一些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在课堂中作为鲜活事例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三观。
打造网上理论传播主阵地
活动中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现场互动和紧张激烈的答题挑战赛。20名选手现场同台竞技,答题挑战赛在“学习强国”APP“我要答题”栏目下的“挑战答题”进行,以10分钟内答题正确数量多的为胜。经过激烈的比拼,选手余宁共答对198道题目,以平均每道题作答时间3.03秒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此次挑战赛的一等奖,在紧张激烈的答题挑战赛中充分展现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过去的一年,我市认真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精心组织评先评优和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网络宣传和社会宣传,平台的关注度和参与率稳步提升。持续加大供稿力度,上传稿件超2500条,推出了一批被全国总平台采用的重点稿件,生动形象讲好河源故事、传递河源声音,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我市将把管理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持续加强学习平台的宣传推介,全力推动“学习强国”河源学习平台建设,聚力打造成网上理论传播的主阵地。
“学习强国”重在于“学”。为此,活动主办方提出,要把学习当成一种求知的渴望,要充分把业余时间用起来,把有限时间挤出来,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同时要把“精神补钙”当成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好用足学习平台权威、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习平台真正成为思想上的“导航仪”、知识上的“加油站”、行动上的“指南针”。
“学习强国”成在于“用”。能否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效的最终归宿,也决定着党员干部的思维层次和工作水平能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主办方提出,要让学习平台成为工作上的“资料库”“助推器”,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破题之道,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研究问题,明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化对理论的实践运用,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力争学得深、悟得透、用得活,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