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行动成效初显 源城区今年已办理原路返还被害人被骗金额179万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吴金华 张琪雅 今年以来,源城区坚持以打开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防范治理多措并举,持续开展攻坚突破,深入推进“全民反诈”“断卡”“断流”“断号”“断源”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共抓获涉诈嫌疑人1095人,同比上升240%;办理原路返还被害人被骗金额179万元。
强化“三快”措施遏制高发态势
源城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中国移动河源分公司、中国电信河源分公司、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严格落实“更快打”机制。在源城区检察院、区法院的密切配合下,强化“三快”措施,快捕、快诉、快判处理电诈违法犯罪人员。
今年以来,源城区共抓获涉诈嫌疑人1095人,同比上升240%,实现抓获人数连续三年上升,刑事拘留337人,取保候审316人,行政拘留69人,逮捕119人,移送起诉182人。办理团伙案件28个,查处34个黑灰产窝点,破获案件393宗,与去年(同期165宗)同比上升135%。以“断卡风暴”为抓手,发动17次“断卡”行动集群战役,查扣涉案银行卡130余张,电话卡200余张,扣押涉案手机250余部,共处罚款90.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63万元,退赃310万余元,有效遏制了“两卡”线索多发高发态势;办理原路返还被害人被骗金额179万元。
加强宣传防范强化预警劝阻
源城区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在发挥传统宣传优势的基础上,源城区借助网络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充分运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舆论宣传工具,针对各类诈骗类型总结特点,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性。通过警示案例宣传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能力,鼓励群众发现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及时举报,营造全民反诈氛围,使违法犯罪失去生存空间。
目前,源城区共开展线下宣传活动90余场,派发反诈宣传单张4万份,张贴大海报1000余份;在近200个小区播放预防电信诈骗音视频,签署不参与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承诺书400余份;制作本地特色反诈宣传视频10余个,开展劝阻培训4场。源城公安分局建立了反诈专班、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两级联动预警劝阻工作机制,上联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落地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141人,预估挽损230余万元。96110专线自10月份上线以来共处理预警信息4900余条,现在日均处理工作量110余条,预计挽回损失614万元。96110专线全天候处置电诈预警,第一时间干预,实现拦截流程化、规范化,以最快速度减少受害人损失,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公安机关与通信运营商、银行不断完善联动防范劝阻机制。开卡实名制和账户资金流管理,涉案账户、买卖账户、冒名开户的惩戒力度不断提升。
全面摸排调查提升管控水平
源城公安分局以“五大要素”风险隐患摸排管控行动为抓手,对涉诈重点人员开展大排查大清底,以辖区滞留境外涉诈人员和有赴境外从事非法活动倾向人员为重点,全面摸清辖区涉诈重点人员底数和其生活、工作、收入、关系人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全面落实涉诈重点人员出境管控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措施劝返管控滞留境外的涉诈重点人员。源城公安分局对境外教育劝返的涉诈重点人员,实行户籍地和流入地“双管双控”,全力控在境内、控在当地,严防其再次出境作案。全面采集相关信息,建立人员档案,全面调查其涉案情况,结合实际分别采取刑事处理、教育、惩戒等措施,通过打团伙、挖蛇头、斩链条、断通道,彻底切断境外电诈窝点从境内招募人员的链条,全力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生存空间,切实形成法律震慑。各街道党委政府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重点人员管控。源城区赴缅北、金三角等境外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户籍人口得到进一步遏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