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九和又监测到穿山甲“巡山”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考团队在紫金县域野生动物科学考察过程中,通过布设的红外相机在九和镇域内监测到野生中华穿山甲,这是继2020年在紫金县龙窝镇监测到中华穿山甲种群后发现的第二个野生中华穿山甲活动区域。
拍摄到的中华穿山甲的时间为凌晨4时,根据影像资料推测,该野生中华穿山甲已是成年个体,外出活动可能是觅食后寻找水源或排便。
2020年2月8日,紫金县龙窝镇一村民报告发现了穿山甲活动痕迹,并及时上报市、县林业部门。为了摸清当地穿山甲种群资源情况,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组先后几次开展野外调查,最终证实紫金县存在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分布。
中华穿山甲属于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2014年,中华穿山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名单;2020年6月5日,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据悉,目前,紫金县域现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868种(含变种、变型),隶属227科,859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3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4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有194种,隶属67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31种。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将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科研监测,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保护氛围,以保障当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助力生态紫金建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