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规范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 理好红白事 助推新风尚

“以前一年光吃酒席就得花不少钱。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管事,酒席变少了,人情味更足了。”日前,谈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村民朱坤权为村里红白理事会点赞。

据了解,沙溪村通过规范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营造文明实践新氛围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为文明创建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今,红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尚德生活风尚已成为沙溪村群众的共识和生活追求。


沙溪村村民签订简约办酒席承诺书

文明生活的风景线

记者在沙溪村宣传栏上看到,醒目位置张贴着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制度。如今,这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的文明制度、文化宣传展板已成为了当地群众文明健康生活一道风景线。

沙溪村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健全和完善推行村红白理事会制度。沙溪村红白理事会在2019年12月成立,由村“两委”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等组成,理事会制定了符合本村民生实际的工作方案和运行制度,帮助村民处理红白喜事,提倡不攀比,节约简办。沙溪村红白理事会提出,喜事要坚持新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倡导举办集体婚礼或有意义的活动。村民在迎亲娶亲时,杜绝雇佣豪华车辆、大型乐队等不良现象。婚丧时,提倡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大摆宴席的良好风气。严禁违规操办酒席,借机敛财。坚持从简原则,反对大操大办,提倡播放音乐、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等文明健康的丧葬仪式。

红白理事会制度的制定,有效地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识,使“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一律不办”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群众生活的“服务会”

村民说,有了红白理事会,他们办喜事、办丧事有了标准,再也不用为了面子大摆宴席了,既省心又省钱。

沙溪村红白理事会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还对全村实施分片包片管理,遇上红白喜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管出成效。

如今,沙溪村红白理事会突出服务民生、服务生活主题,已成为服务村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会”。沙溪村红白理事会主动热情地为群众喜事、丧事操办做好服务。同时,将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融入日常,通过常态化上门走访等形式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同时,发动文艺爱好者创作系列乡风文明文艺作品,形成建设文明乡村的浓厚氛围。

传承文明新风的新高地

沙溪村红白理事会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红白理事会以服务群众,倡导文明新风为契机,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将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群众的心里,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沙溪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引导村民签订简约办酒席承诺书等,移风易俗。如今,沙溪村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婚丧陋习和滥办酒席现象明显减少,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村干部告诉记者,村“两委”和理事会成员顶着压力,敢担事、不怕事,按照要求管理好了村里一件又一件的红白喜事,弘扬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刘丹 文/图

 






上一篇:源城区源南镇榄坝村开展道德评议活动 评出新气象 塑造新风尚
下一篇:连平县油溪镇茶新村以道德评议会为抓手,大力推行乡风文明建设 着力打造文明和谐宜居新农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