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下蓝村着力让红白事“瘦身” 让文明新风吹进乡村

“以前,家里要是有‘红白事’,都得请村里人吃席。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大摆宴席,可能是攀比的心理作怪,一个个生怕自家丢了脸面,这给大家添了不小压力。现在好了,这些‘老规矩’都取消了,省心省力”7月14日,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下蓝村村民林红珠说。

据了解,自2021年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下蓝村将红白理事会作为“破除红白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载体,健全和完善村级红白理事会制度,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相关知识,让文明新风吹进下蓝村。


村“两委”干部向村民宣传红白事从简办理制度。

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前些年村民最头疼的就是‘红白事’,有钱的图排场,没钱的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再加上‘红白事’中的繁缛礼节,大家都苦不堪言。”下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必玉如是说,为了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下蓝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成员由10位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服务群众的村“两委”干部组成,通过统筹协调、制定工作实施制度和以身作则,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弘扬优良传统,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同时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简办制度》《丧事简办制度》,有效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逐渐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社会新风尚。

为了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下蓝村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引导村民们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除此之外,红白理事会成员通过入户走访、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告知村民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村民传播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红白事简办等移风易俗新风尚。与此同时,当发现村民有婚丧大操大办的苗头时,红白理事会成员会及时对村民进行正确引导,潜移默化地转变群众思想。

红白事简办“一身轻”

记者采访当天,在漳溪畲族乡下蓝村的村民议事厅里,红白理事会成员正在召开工作推进会,讨论近期村里红白事“节俭操办”情况,商议完善红白事操办规章制度,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下蓝村大部分村民都是姓蓝,有着同宗同族的宗族文化,村民的宗族观念强烈,我们充分利用这特有的‘气场’,选取宗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成立理事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递正能量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必玉说。

在村红白理事会办事统计表中,记者看到,就一村民母亲刘某已故一事,理事会建议该村民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白事如此,红事办理也提倡文明节俭、从新从简。例如,蓝某一子办婚宴,婚事新办俭办,体现了“文明节俭、从新从简”的婚嫁新风尚。

《下蓝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在2021年1月由下蓝村民委员会通过。记者注意到,该章程第五条中操办婚事的具体原则第2、3条规定,婚事要坚持新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倡导举办集体婚礼或有意义的活动,如义务植树、联欢会等形式;不准讲排场、摆阔气;不准借用公车办婚事;不索要彩礼,不大摆宴席。操办丧事的具体原则规定,坚持节约土地,实行火葬。坚持从简原则,反对大操大办,实行播放哀乐、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等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欧必玉说,多年的宣传让村民都能自觉遵守这些规定,红白事从简办理,还自觉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没有出现“一场宴席,狼藉一片”的现象。

红白事“瘦身”赢得赞誉

红白事“瘦身”,不仅让勤俭节约成为了村里的新风尚,也切实为村民减轻了负担,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大家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攀比浪费现象不见了,人情负担减轻了,风气便越来越好。”下蓝村不少村民如此感叹。

欧必玉表示,下蓝村将继续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让村民的行为更有准则,办事更有尺度,切实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俗,倡树勤俭节约、文明向上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接下来,下蓝村将积极推进全村农文旅结合,在传承和发扬畲族文化的同时,以推进全域旅游为抓手,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建设发展路子,加快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加速培育特色旅游项目,以发展旅游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建设特色村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上一篇:连平县隆街镇沙圳村以村规民约涵养文明乡风 共建文明和谐美丽乡村
下一篇: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因地制宜推行“网格+积分”乡村治理模式 大力打造美丽文明乡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