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 阅读新闻

紫金县苏区镇将红色遗址提档升级 着力打造红色“金名片”

最美人间四月天,记者踏访革命老区紫金县苏区镇,处处姹紫嫣红,在这片红土地上掀起了阵阵发展浪潮更是令人兴奋。4月15日,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数十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对遗址进行维修。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当地红色保护利用提升的项目之一,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预计今年5月底可完成维修工作。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

厚重的红色“印迹”

紫金县苏区镇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乡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彭湃、周恩来、徐向前、刘琴西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谱写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四师并肩作战的壮丽诗篇,焕发着苏区人民英勇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革命旧址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在苏区镇这片土地上,红色印记处处可见,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血田”纪念广场碑、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红军兵工厂旧址……这里先后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员教育基地,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于2022年11月被认定为“广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

红色遗址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保护修缮好革命旧址,推进老区高质量发展,紫金县多次召开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专题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历史,保留历史,对“血田”等旧遗址的修缮提升要以旧修旧,要充分思考“血田”历史,找准切入点,全力以赴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切实把全县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今年紫金县将举办炮子乡农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紫金县提出,要加快项目工作进度,明确工作任务,确保红色苏区旧(遗)址群保护修缮工作和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如期建成。

据了解,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深圳龙华区新一轮帮扶紫金团队入驻后,深入摸排走访,决定将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作为这一轮对口帮扶的重点工作,计划投入资金约10亿元,将苏区打造成为省委党校、市委党校、深圳龙华区委党校、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的培训基地,以及河源市、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苏区镇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可对标4A景区的红色文旅小镇。

目前,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逐项有序推进。在该工作组的努力下,多家央企洽商EPC+O总承包模式,垫资先行开工建设红色苏区;紫金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系统化组织当地红色文化研究和宣传;“紫金风雷”微电影拍摄、苏区陈列馆、苏区研学基地建设等也在紧密筹备之中。

“红绿”辉映耀南粤

上月,全省10条“南粤红绿径”特色线路公布,紫金苏区红色革命遗址群入选特色线路“红色印迹”。沿着当年红军足迹,游客在苏区镇不仅可以重温红军在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战斗历程,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精神,还可以在绿水青山中观重峦叠峰,古树参天,青竹遍野,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从而在“红绿”交错的美景中,激发浓厚的家国情怀。

对此,有学者认为,“绿水青山+红色资源”通过“南粤红绿径”这一载体,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融合,形成“绿水青山+红色资源”共建共享、可教可学,让红色基因激活绿色资源,在青山绿水间赓续红色故事,从而实现红色旅游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苏区镇表示,将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绿色发展”理念,找准路子,将红色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深度融合,从而实现红色和绿色更好的衔接,以红促绿、以绿衬红,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河源路径”,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文/图

 






上一篇:绿美紫金生态建设 人大代表联络站挂牌成立
下一篇:用花朝戏讲好税收故事 紫金税务用独特方式唱响税收宣传新乐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