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2024年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培训走进和平县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村基层转化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张智然 前日,2024年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培训——农村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和平县举行,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系主任、和平县科创中心副主任张宪智博士作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农村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村基层转化,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由市科技局指导,河源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主办,和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承办,河源晚报社协办。


培训现场。记者 曹志成 吴心怡 摄 

培训班上,张宪智围绕农业新技术与新成果、农村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农业科技推广方法与技巧等主题,为大家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展示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并对科技项目申报流程与要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农业科技推广的多元化途径等进行了分享,随后还对乡村振兴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当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业技能培训。


参与科技特派员培训的学员签到。记者 曹志成 吴心怡 摄

其中,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中提到的“仲和黄玉中华猕猴桃”高效栽培技术尤为感兴趣。“我们有自己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服务的一些村民也大都是猕猴桃种植户。张博士提到的猕猴桃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日常养护管理等内容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对于今后去服务猕猴桃种植户及自己种植猕猴桃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勇钉说。

据悉,和平县是广东省唯一、全国最南端的国家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种植猕猴桃已有40年历史,种植面积5万多亩,猕猴桃产业也成为了和平县重点农业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和平县猕猴桃面临着老旧品种退化、种植栽培技术及管理方面标准化程度较低、病虫害增多等问题。”张宪智介绍,为了推动和平县猕猴桃产业实现长足发展,他们培育了新品种——“仲和黄玉中华猕猴桃”,该品种种植株开花量适中,花柄较长,畸形果少;果实外形美观,大小较均匀,单位面积产量高。同时,经田间调查表明,“仲和黄玉中华猕猴桃”发病少,未见流行性病害发生;嫁接成活率高,实生苗高位嫁接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接芽生长势强,长成的嫁接株耐肥抗旱,高产稳产。

“在肥水供应充足条件下,年初高位嫁接可在第2年以后开始挂果,第5年后进入丰产期,平均单株产量可达30千克以上;嫁接苗种植3年后开花结果,种植7年以后进入丰产期,平均单株产量可达30千克以上。”张宪智说,目前新品种“仲和黄玉中华猕猴桃”已经推广至和平县猕猴桃主要生产大镇,在产量、抗性、品质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稳定。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进行新品种的培育,逐步改善现有猕猴桃品种的短板问题,针对病虫害这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研发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绿色环保防控。”张宪智介绍,将来还会邀请品牌建设方面的专家团队来到和平县,共同探讨和平县猕猴桃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子,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上一篇:凝“贤心”聚“贤力”建“贤库” 紫金县做好乡贤“大文章”助力“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