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深爱暖河源 > 阅读新闻

喜看良田千重浪 “米道”迎来万家香 深圳驻龙川鹤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开辟“新赛道”助农增收

作为龙川县东南五镇的中心镇域,近年来,鹤市镇坚持以做强现代农业为重点,瞄准“双区”大市场,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和空间拓展农业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21年7月,深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进驻以后,主动整合各方资源,选准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龙川土包子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土包子公司)为合作运营方,借此打造万亩良田现代农业产业,开辟“新赛道”助农增收,鹤市镇农业产业发展由此跃上一个新台阶。


良田增收,当地村民受益。

精耕细作亩产“创新高”

为加快推进鹤市镇万亩良田健康有序发展,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土包子公司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建立起以鹤市为中心,集丝苗米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川丝苗米品牌基地。在此基础上,企业利用自身土地、机械、技术优势等,引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把现有土地建设成为农业孵化平台,孵化适合本地种植农产品,实现了土地的超额收益。目前成功孵化的品种有甘蔗、西瓜、土豆、芋头、蚕豆等,土地每亩年收益达到上万元。

作为全镇提升村集体经济试点村,芝野村、罗乐村在工作队支持下先后注册成立了龙川县鹤市镇芝野共兴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川同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将村里的闲置资产、撂荒土地通过流转或租赁形式,归集至村集体经济组织,然后与土包子农产品公司合作,把所有机械设备交给土包子公司运营。

有数据显示,土包子公司向周边乡镇的农业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及种养的系统性方案输出,通过机械化服务,如育秧、耕耙、飞防、收割等,服务辐射周边乡镇20000余亩水稻种植面积,各种经济作物面积14000多亩。农业服务除覆盖龙川各乡镇外,还辐射至河源其他县区以及梅州、清远地区。

“米道”香飘大湾区

工作队将产业振兴作为第一要务,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铺“新轨道”,打好鹤市镇现代农业发展基色。鹤市镇芝野村、罗乐村积极发挥地势平坦、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整村连片服务,通过政策宣导,发动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统一丝苗米品种,扩大优质丝苗米种植面积600多亩,与龙头企业现有丝苗米基地形成整片“千亩良田”,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价回收稻谷,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种粮积极性。

以芝野村为例,作为新一轮乡村振兴帮扶的重点村,该村通过与龙头企业开发合作,重点打造富硒有机丝苗米基地380亩,首批带动就业人数30人,探索出一条以“农业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其他专业合作社+农户”丝苗米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优质丝苗米和“市场+帮扶”双轮驱动品牌发展的新路子。

村集体强筋健骨

工作队坚持精准发力,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安排帮扶资金120万元购置资产给芝野、罗乐两个村集体,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芝野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已拥有履带式拖拉机、冷链车、大米全自动真空包装机、轻型农用卡车等农机设备,通过与龙头合作和资产租赁合作方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比产业项目收入增长107%,实现了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村集体农产品零的突破和集体收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芝野村购进冷链车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了将猪肉、牛肉、蔬菜、瓜果保鲜配送至深圳以及整个大湾区,打通龙川的优质农产品(含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的融湾通道,有力开展精细社会化服务,拓宽项目盈利渠道。

罗乐村集体经济组织则兴建了1200立方冷库,通过资产租赁合作方式,与公司合作用于丝苗米全程冷藏,提高龙川丝苗米的品质,还在闲时向社会提供果蔬冷藏服务,拓宽了盈利渠道。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收入增长90%,预计2023年产业项目有望收入5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上一篇:深圳市驻上莞镇帮扶工作队强化消费帮扶力度 带动农户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智扶帮扶到山区 一批深圳爱心读物捐赠东源顺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