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钟铁戈致力于推动家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耕“绿”数载几许苦 茶山飘香富四方

“你别小看色选机,占地只需30多平方米,每小时却加工茶叶150公斤至200公斤。”近日,在地处紫金苏区镇的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该公司总经理钟铁戈如是说。目前,该公司已为紫金苏区、紫城、龙窝、南岭、水墩等镇的茶农、茶企加工数万公斤茶叶,有效助力紫金县茶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目标的实现。

以劳动创造幸福,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多年来,钟铁戈一直扎根基层潜心种茶、制茶,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康。他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予2020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还荣获2021年“积庆里杯”广东省手工绿茶制作技能竞赛暨第五届金团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奖等,2023年3月获评河源市道德模范。


钟铁戈在茶园了解茶叶生长情况。

潜心制茶终有所获

钟铁戈早年经营了一间茶叶店。2010年,钟铁戈复垦了苏区镇青溪村的青溪茶场。2012年,他联合10多户农民成立了紫金县志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潜心种茶制茶。钟铁戈说,为了做出好茶,自己经常到外地去学习,回到基地又认真研究。“那段时间,我喊他吃饭,但经常都没有回应,就知道他窝在基地那里炒茶制茶了,有时候他在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钟铁戈的妻子如是说。

通过日复一日反复实践,如茶叶成型的过程一样,经过不断的“揉捻”“回炉”,茶场的茶叶品质逐渐提升,制茶工艺也得到大大提升。2018年,钟铁戈成立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茶园基地累计投入900多万元,种茶园面积350多亩,年产量2万多斤,年产值约400多万元,还为当地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不少外地人士和当地贫困户受到青林峰成功的鼓舞,也都返乡自主创业,开荒种茶。“我们经常跑到青林峰请教铁戈,他很大方,直接免费给我们提供茶苗,教我们种茶。”当地一种茶农户说。自青林峰打响品牌之后,钟铁戈带动了40多户村民一起开荒种茶,并无偿提供科技种植技术、免费茶苗,有时还会上门指导、帮忙销售。凭借出众的口感和品质,青林峰出品的茶叶多次在茶业评比大赛中脱颖而出,受到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青睐。

大爱无言乐于奉献

“心存感恩,与人为善。以前家乡哺育我,给我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现在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家乡。”钟铁戈说。多年来,他一直心系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社会,时刻不忘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钟铁戈的父亲钟启梅在基层执教40余年,深知贫困学子读书求学的艰辛,向家人提出通过义卖茶叶帮助家乡的贫困孩子学业的想法。此举得到了家人的响应和支持。从2016年起,每年茶叶收成后,钟铁戈通过微信平台发起了青林峰·老校长义卖活动,筹集的善款都会用于帮助家乡贫困孩子的学业,一直没有间断过。

除了义卖茶叶助学外,钟铁戈还积极支持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钟铁戈带头捐款帮助村里修路,还无偿提供3块菜地供修路用。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主动筹集资金修路,让村道顺利建成投入使用,方便群众出行。

钟铁戈表示,将始终坚守初心,继续潜心在紫金种茶,希望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关系,带动更多的农户种茶、制茶致富奔康。他有个目标,计划在接下来几年,联合带动100多户农户扩大茶叶种植面积,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劳动,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年产茶叶5万斤以上,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青春有为 奋斗不止 我市两集体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下一篇:《河源晚报·新少年》科创公益冬令营举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