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文化中国行 > 阅读新闻

文化大咖聚首我市槎江书院 共话客家文化传承“破圈”之路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岭南文化的源头、历程与特征到底是怎样的?专家学者对于龙川佗城文化的探究有何独到见解?当代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剑指何方?昨日下午,多位文化界大咖齐聚我市槎江书院,共话客家文化传承“破圈”之路,共同弘扬客家文化。

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大兴教授以《岭南文化的真相——来源、历程、特点和局限》为题从岭南文化的三个来源与三个发展阶段阐述岭南文化的历程。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元林博士以《佗城文化初探》为题讲述了佗城作为千年龙川县治岭南首邑概况及佗城文化探索分享。

曾大兴认为,在古代,一个地方有没有书院,有多少书院,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办学能力,更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学术文化的发展水平。闻名东江流域的河源市槎江书院即是如此。槎江书院始建于雍正年间,是当时河源县及其周边的重要书院之一。2021年,省委宣传部将河源市槎江书院列入全省重点打造的10个岭南书院之一。近年来,槎江书院运用“院馆结合”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培育新人弘扬新风、深化文化交流研讨、传承岭南历史文脉的四大功能,打造了河源市槎江书院大讲堂品牌,举办了萧殷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等文化活动,开展了客家文化、槎江书院主题的展览展陈、文创大赛等活动共约200场次,受益人数20万余人次。书院正逐步成为我市传承岭南文脉的重要高地、客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为河源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精神力量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加快河源绿色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条件。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认为,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秦置龙川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南越王赵佗曾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大量中原人士下岭南,促进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交融整合,形成内容丰富、开放包容、独具风格的河源客家地域文化。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和“文脉”系列政、产、学、媒复合型文化智库优势,围绕河源历史、客家文化、槎江书院等方面展开探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岭南文化和河源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发扬槎江书院的精神内涵,深入助力河源文化强市建设。

当晚,在河源市槎江书院大讲堂走进高校环节中,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博士还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的师生们一同感受“文化的力量”。

 






上一篇:文化大咖聚首槎江书院,这场文化盛会5月30日-31日在河源举行
下一篇:河源市2024槎江书院大讲堂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深调研系列活动启动 传承岭南文脉弘扬客家文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