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警察故事 > 阅读新闻

让证据“说话”的技术尖兵——记和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刘佳圣

他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洞察力,从犯罪现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痕迹中,抽丝剥茧,寻找破案的关键线索。他就是和平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刘佳圣。

从警5年来,刘佳圣主要负责刑事现场勘查及痕迹的提取、检验、比对等工作,期间参与完成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及检验鉴定工作300余起,提取各类痕迹物证200余件,为众多案件侦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表现突出,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


刘佳圣从物证中寻找关键“痕迹”。

用细心与耐心“破译”无声现场

刑事侦查工作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而这对于当年刚参加公安工作的刘佳圣来说,有些许困难。“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子,远不像理论知识里的那样典型,更为复杂多样。”刘佳圣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除了前辈传帮带,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

从警5年来,刘佳圣一直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操作技术。如今,刘佳圣已不断成长为和平公安刑侦战线上一名不可或缺的技术民警,更成为了一名能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让现场痕迹“开口说话”的技术尖兵。

痕迹检验作为刑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指纹鉴定、足迹分析、工具痕迹检验等多个领域,而刘佳圣正是在这些领域中深耕细作的尖兵。

从事痕迹检验工作多年,刘佳圣参与侦破各类重大刑事案件数十起。他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指纹、足迹,还是其他微小的痕迹,都难逃他的“火眼金睛”。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对犯罪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勘查。在现场,他小心翼翼地采集指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微小的物品表面。对于足迹,刘佳圣会精确测量脚印的大小、深度和方向,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重和行走习惯。

2023年年底至2024年1月期间,和平县林寨镇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由于嫌疑人专门挑选平日无人居住的房屋下手,事主难以第一时间发现,等发现时现场已被严重破坏。由于被盗地点多发生在没有监控的村居,一时之间,办案民警无法通过周边的监控视频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轨迹。可见,犯罪嫌疑人相当狡猾,在实施盗窃前预先踩点,并采取了各种措施避开了有效的监控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佳圣转变往常的思路,重点勘查现场出入口,最终在一个案发现场的防盗门上发现残缺指纹。在这起案件中,面对复杂的犯罪现场和有限的线索,刘佳圣经过连续数日的艰苦工作,成功提取到关键的指纹证据,通过系统比对该枚指纹为前科人员谢某科留下,从而一举带破林寨辖区的系列入室盗窃案共6宗。

研究新技术,助力办案部门快速破获案件

在同事眼里,刘佳圣是个安静内敛的年轻干警,“他平时工作时非常安静,默默在研究最新的侦查技术”。对此,刘佳圣也笑言,刑事技术研究真的适合自己。案件发生时,刘佳圣总是冲到最前线,给案件侦破提供新思路;遇到疑难案件,他又是侦破案件的攻坚能手,为案件的侦破多上一档保险杠。

每一起案件都是一场没有硝烟、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形形色色的案发现场,一个细微的痕迹、一个残破的物证,也许就是还原案发现场的制胜密码。

2024年中秋节晚上,和平县阳明镇接报一起入室盗窃案,事主被盗走烟酒及收藏的古玩,损失严重。破案的效率直接关乎群众的利益,为让事主及时挽回损失,到达现场后,刘佳圣仔细勘查,寻找有价值痕迹物证。“只要有现场,就会或多或少留下痕迹。”刘佳圣凭借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反复查看现场,最终在现场一窗户上发现了“狐狸”的痕迹——一枚指纹,通过比对为前科人员黄某党所留,短短两个小时内帮助侦查部门迅速确认嫌疑人,及时破获案件,并挽回了群众的损失。

除了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办案部门顺利破获案件,刘佳圣还积极推动嫌疑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尤其在声纹、虹膜方面,采集过程中较繁琐、数据出错情况较常见,为提高嫌疑人声纹、虹膜的采集率,他定期核查信息的采集情况,主动了解其未完成信息采集的原因,通过培训采集人员、修复采集设备、处理数据错误等方法,解决各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嫌疑人的声纹、虹膜信息采集率,2024年嫌疑人的DNA、指纹、声纹、虹膜采集率都已达到99%。

本报记者 曹志成 刁城帮 通讯员 陈丽厉 刘振文

 






上一篇:方寸屏幕写忠诚 情指利刃护安宁——记龙川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情报研判中队中队长李文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