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去拯救生命——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彭放聪
在河源,有这样一位“拆弹专家”——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彭放聪。拆弹排爆、突击抓捕、场地安检、实战教学……彭放聪样样精通,作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全能战警,他在各种极端复杂的环境下,总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行动,有效地排除风险,“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警多年来,他先后荣立广东省公安厅个人三等功1次、河源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3次;获评河源市公安局优秀教官、最佳技术尖兵等荣誉。
彭放聪对可疑物品进行排查。
于无声之处拆“惊雷”
排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胆大心细,稍有不慎,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鉴于某市公安机关无相关排爆资质民警,省公安厅多次委派彭放聪前往支援,他每次都是闻令而动。在一次任务中,爆炸物由于年代久远,数量较多,且结构和类型不明,火药有外溢情况,稳定性差,常规方式排除风险较大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作为一名专业的排爆民警,彭放聪挺身而出,身穿80多斤重的排爆服,冒着暴雨进行排爆作业。任务期间,即使在极度小心的情况下,彭放聪仍被泥土里生锈的铁皮划伤虎口,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手套。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强忍伤口疼痛继续作业,历经数小时后,终于将泥土里掩埋的207枚手雷、土制炸弹尽数排除并进行安全销毁。
今年7月,某市群众何某报警称其老屋发现历史遗留手榴弹。接到上级命令后,彭放聪迅速组织搜排爆小组携带相关装备连夜前往该市,通过咨询相关人员初步了解现场情况。次日,排爆小组历经数小时排查500平方米的老屋,利用探雷器、非线性节点探测器对房屋顶部、隔层、地面、现已堆积的泥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清理。
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房梁腐蚀严重、隔板存在裂痕、房梁隔板连接处存在大量生锈铁钉,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地面或被铁钉刺伤。长时间在烈日下进行作业,期间还出现轻度中暑的情况,在这样复杂的环境和高温的天气中,彭放聪克服身体不适继续作业,在确定此房屋无危险后,告知群众何某现场已安全,并将发现的历史遗留手榴弹进行了安全销毁。
于细微之处传帮带
作为资深“拆弹专家”,彭放聪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公安队伍带出一批批新的“力量”。
“静不下心、沉不住气,就不要干排爆。”这是彭放聪经常对队员们说的话。排爆民警不仅要熟练掌握爆炸物的专业知识,更要做到准确、快速地拆除爆炸物。每一次训练都是实战,彭放聪常常带领队员开展高温负重越野,在烈日下,队员穿着排爆服,通过筷子夹玻璃珠、夹豆子等精细训练,锻炼队员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也正是在这位专业老师严格要求下,排爆特勤大队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任务。
任市公安局警务实战训练教官以来,彭放聪勇担责任,先后培训警务实战民警4000余人次,每年培养30余名防爆安检专业民警,为全市(分)县局培养了73名处置防纵火爆炸案件的小教员。
在训练和工作中,彭放聪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来丰富自己的排爆知识,凡是与“排爆”有关的资料案例他都一一剪辑保存,便于日后自学和教学。另一方面他注重实战模拟,始终坚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将涉爆理论知识与实操相结合,让参训民警掌握科学规范的防爆安检技能。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搭建搜排爆实验室,统一勤务规范标准,带领学员研究爆炸装置和拆除技术,同时他还邀请其他先进地市的专业搜排爆人才来营区进行授教,让学员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搜排爆及安检技能,为河源公安排爆人才储备作出了贡献。
从警多年来,彭放聪曾在搜排爆工作中多次获得省公安厅表彰,他忠诚履行职责,秉承从严管理、从严治警的要求,先后圆满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全面保障社会安稳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丽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