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警察故事 > 阅读新闻

扎根基层 用心书写平安“警”色 ——记和平县公安局贝墩派出所三级警长郑燕通

他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工作在护民安宁的主战场,奔波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基层民警的他,始终冲锋在前,用执着和坚守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六年如一日用辛勤汗水和默默付出,为辖区群众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他,就是和平县公安局贝墩派出所三级警长郑燕通。


郑燕通正在研判相关案件。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6年的基层派出所一线服务群众的经历,让郑燕通更加明白了派出所工作需要一种气,就是“地气”:只有脱去“稚气”、深接地气,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才能具备适应环境、处置复杂事件的“底气”。面对繁琐复杂的基层工作,郑燕通逐渐领悟到“要细心更要走心”的道理。他深知,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就是要迈开双腿,勤勤恳恳地去做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帮助到群众,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022年5月8日21时许,辖区的一名72岁老人上山后迷失,老人家属心急如焚,拨通了报警电话。当时正在值夜班的郑燕通接到警情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解相关情况,找寻老人迷失地点的视频,初步掌握情况后,便带领值班辅警到老人失联的山中寻找。

“暴雨倾盆,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郑燕通表示,因当地地处山区,雨季夜晚温度偏低,老人一旦失温,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到达老人迷失的山中后,郑燕通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对山林开展“地毯式”人力搜寻,因深山地形复杂,天色已暗,植被茂密,视线受阻,给寻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郑燕通带领队员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借助微弱的灯光四处搜寻老人的踪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瓢泼大雨仍在持续,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山林里搜救队伍仍在咬牙坚持着。幸运的是,经过数个小时的搜寻,郑燕通终于在山里的一处空地处找到老人。“好在发现得及时,当时情况十分危险。”找到老人的时,郑燕通发现其左脚被捕兽夹夹中脚趾。因老人失联时间较长且左脚受伤流血导致其昏迷,郑燕通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联系当地消防和卫生院过来支援。最后,历时近7个小时,郑燕通终于将老人成功从山中营救出来。经过治疗,老人身体已无大碍,其家属也为郑燕通送上锦旗,表达真诚的谢意。

多措并举守护辖区安全

“多跟辖区的群众拉家常,视这里为家,将群众当亲人,这是我这几年的工作心得。”在和平县贝墩镇,面对着人口管理难度大的挑战,郑燕通没有丝毫退缩,他主动深入群众,不分昼夜穿梭于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更好了解辖区情况,郑燕通对贝墩镇的特种行业和商户挨户进行登记造册,及时更新社区警务的数据,也为办案以及收集情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6年的基层派出所工作中,郑燕通共计走访群众1500户,为500多名群众落户,为数百人办理户口迁移,为无户人员登记补录户口20余人,收到群众8面致谢锦旗。在日常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中,郑燕通利用自身掌握的法律知识与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通力合作,多次上门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受到辖区群众认可。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辖区不时有人被诈骗,诈骗分子套路层出不穷且基本在境外从事诈骗活动,打击犯罪难度加大。郑燕通针对不同群体编写宣传课程,制作PPT,进学校、下村宣传,直接受众2000余人。同时他还把常见的网上贷款诈骗、网络上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常见的诈骗案例制作成宣传单,下队挨家挨户进行派发,有效降低了辖区诈骗的发案率,有力守住了群众钱袋子。在严厉打击诈骗犯罪分子的同时,郑燕通表示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局面。

此外,郑燕通加强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安全防范措施检查。他充分调动辖区警力会同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宾馆旅店、废品收购站、小商品市场等场所进行排摸检查,对各类场所下达整改通知书10余份,整改安全隐患20多处,使违法犯罪分子无藏身落脚之地,为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了安全保障,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其中,针对辖区发案特点,郑燕通科学合理安排巡防力量,做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特别在成立最小应急单元之后,坚持实地进行防范演练,充分发挥最小应急单元的作用。

本报记者 曹志成 刁城帮 通讯员 陈丽厉 刘振文

 






上一篇:练就侦查破案的“火眼金睛”——记源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牟小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