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百千万工程"筑匠心--河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创新实践与典型案例》发布 城市绿美底色更浓发展更具魅力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钟文华 近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发布《"百千万工程"筑匠心--河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创新实践与典型案例》,以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非凡成效。

近年来,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牵引,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构建起"市级统筹、县区落实、部门协同"的规划体系,出台《河源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通过机制创新、制度赋能与典型示范,成功勾勒出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四季有景"的生态画卷。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均达80%以上,其中市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9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2.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6平方米,99个城市公园、105条道路廊道串联起城乡绿色脉络。

在东源县城与市区交会的沿江窗口,当地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在东源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五馆一宫"区域通过"生态-文化-服务"三合一建设模式,建成占地2.98万平方米的"星空营地",形成四季有景、层次分明的"花境"生态景观带。

和平县以绿美生态建设为鲜明导向,实施和平北站前广场和纬二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精心挑选香樟、榕树、三角梅、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锦绣杜鹃等适应性强、色彩丰富、观赏价值高、养护管理简便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打造5500平方米的绿美长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龙川县城东江一桥桥底,当地在改造过程中融合"体验性、娱乐性、景观性、实用性"等特点,让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小空间",摇身一变成为集"形象展示、知识科普、游戏休闲"沉浸式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分类科普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去处。

在连平县,当地通过深入实施县城东门河改造工程,对800米的荒坝护坡采用喷播植生带等生态修复技术"见缝插绿",通过植物造景、园路铺装、灯光亮化及亭廊配套,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将荒坝转化为兼具防洪功能与景观价值的沿江生态长廊。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融合互促,深耕城市园林绿化领域,以更精细的管理、更创新的技术、更鲜活的案例,让城市绿美底色更浓、城市发展更具魅力。






上一篇:产业筋骨强健 圩镇面貌焕新 生态底色更亮 东源县灯塔镇推动城乡风貌全域提升,实现美丽蝶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