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紫金县南岭镇锚定“森林茶旅小镇”,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打造特色生态圈赋能“百千万工程”

武顿山下,韩江源头,山水如画,茶香万家。正值夏茶采摘期,在紫金县南岭镇庄田村,茶树沿着山坡呈阶梯式分布,漫山的茶树泛起绿色涟漪,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茶园里,茶农背着竹篓,行走在茶垄间,仔细采摘新叶。据了解,庄田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培育多家特色茶企,唱响乡土品牌,把茶产业打造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目前,庄田村茶叶种植面积超8500亩,茶叶年产值超1.2亿元。

近年来,南岭镇牢牢锚定建设“森林茶旅小镇”目标,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力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南岭镇以“小茶叶”书写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产业“拔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南岭镇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发展思路,打造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展销中心(电商中心)、茶旅民宿、农家庄园等,积极探索开发“茶叶+”农旅项目,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力促茶产业提质增效、多元化发展,以“万亩茶园”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同时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设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一体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目前,茶叶加工场一期主体建筑已竣工,加工设备已进场,且已完成茶叶收购协议,于今年3月份实现投产。

在此基础上,南岭镇还大力实施咸菜产业提升项目,种植有机蔬菜356.8亩,结合中能田园综合体项目,实现生产、加工、运营、售后全链条覆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咸菜品质、提高土地经济收益,着力打造南岭咸菜品牌。南岭镇还充分发掘太阳能资源优势,引进“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已在庄田村开工建设。

风貌“聚势”打造和美乡村新示范

南岭镇大力开展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以改造墙面等形式对农村“黑点”、裸房及“四沿”区域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打造示范点。同时还加大农房质量安全、风貌管控提升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改造区域的农房外立面改造已完工164户,女儿墙建设达3500米。

南岭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定期组织人员集中下村,重点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排水灌溉渠、道路垃圾、牛皮癣及“四小园”等区域,彻底清除垃圾死角。该镇还按照“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工作体系,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加强保洁员日常管理,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同时还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开展户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厕所及时发现、整改和清理,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体系。与此同时,当地还加快创建“三美家庭”和“美丽庭院”,推动乡村形成绿色共享、勤劳致富、团结友爱的文明新风尚,目前已创建“三美家庭”94户。

多点“开花”打造特色生态圈

南岭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先进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以商引商、以企引企,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茶产业特色,大力推进德先楼文旅项目、中能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及春升茶旅项目等建设,多点“开花”,通过业态互补、客流共享,构建起集文化展示、生态观光、美食品鉴、特产消费于一体的南岭特色产业生态圈。

据了解,南岭镇将以德先楼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4A级文旅度假区,重点建设美术馆、游客集散中心及复合业态空间(包括咖啡茶饮、生态营地、主题酒店等)。春升茶旅综合体建设则是依托千亩生态茶园,构建“观茶海-品茶宴-宿茶居”的深度体验链,配套茶文化体验馆,强化产业溯源。联动发展中能田园综合体,聚焦“休闲垂钓+客家食坊”双驱动模式,设立预制菜加工工坊、农产品展销中心及乡土餐饮区,形成“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德先楼文旅项目已完成合同签订,中能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地基框架建筑已完工,正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春升茶旅项目的产业道路建设已基本完工。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上一篇:《“百千万工程”筑匠心——河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创新实践与典型案例》发布 城市绿美底色更浓发展更具魅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