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链接爱心力量 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暖流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黄燕珊 近日,2025年源城区“励协”青心筑梦圆梦大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槎城厅举行,40名准大学生接受爱心资助。截至目前,基金会已累计资助源城超1000名学子,从打造青少年课外实践品牌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到持续发放助学金解除求学后顾之忧,让“每个想读书的孩子都能走进课堂”从愿景变为现实。
在基础教育领域,团源城区委更关注“资源均衡”与“质量提升”的双重需求。针对埔前镇中心小学无专门图书室的困境,迅速联动励协慈善基金会筹集8万元专项款,助力学校建成面积56平方米、配备4套阅读桌椅及千余册藏书的“励协”图书室,并于8月13日正式揭牌。同时创新引入专注乡村阅读的“满天星公益”,免费接入专业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书籍分类、借阅登记、阅读数据分析的数字化管理,让乡村孩子不仅“有书读”,更能“读好书”,用优质教育资源为乡村人才培养“蓄水”。
乡村基础设施是“百千万工程”的“硬件支撑”,更是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节点”。团区委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将目光投向埔前镇双头村的出行难题——村内沙佛桥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桥,既影响村民日常通行,也制约着农产品外销、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为此,团区委主动对接励协慈善基金会,成功推动爱心资金定向用于桥梁重建工程,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这座即将建成的新桥梁,不仅将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更将成为串联田间地头与市场的“致富桥”,为乡村产业发展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团区委通过搭建“需求-资源-服务”对接平台,让每一次爱心帮扶都成为传递责任与担当的载体。下一步,团区委将始终锚定“百千万工程”战略方向,继续以“青春之力”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在教育提质、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深耕,以更精准的资源对接强化社会协同,以更长效的机制建设巩固帮扶成效,让爱心暖流始终奔涌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