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蓝塘镇凝聚力量共建共享 以“小家美”赋能全域兴
紫金县蓝塘镇将“三美家庭”建设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实施全局,立足乡村实际,通过发动村民共建、深挖乡土特色、强化连片成景,推动“小家美”赋能“全域美”,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据了解,截至目前,蓝塘镇已建成“三美家庭”1731户(其中“绿美”273户、“和美”954户、“富美”504户),示范效应显著。其中,黄宏山家庭荣获“省级美丽庭院典型户”称号。
砂塘村绿美生态小公园。
“三美”理念深入人心
蓝塘镇紧扣“百千万工程”强化乡村治理的要求,着力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激活乡村振兴的最小单元。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先锋队,创新推行“认捐、认建、认养、认管”模式,党员带头打造示范庭院。目前,全镇已有59名党员家庭率先获评“三美家庭”户,有效辐射带动超过1700户村民主动参与,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生动局面。该镇还整合“百千万工程”宣传资源,打造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传长廊,用好驻村团队、包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综合利用“乡村大喇叭”、电子屏、横幅、微信群等多种载体,持续讲清“三美家庭”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目标的内在联系,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参与热情,让“美丽庭院、美好家风、美满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该镇还落实“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依托“禾坪说事”、邻里议事点、村委会等平台,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学习会,共商庭院设计、连片打造方案。该镇还邀请县镇妇联干部到茜坑村等开展专题学习会,宣讲政策、分享经验、实地指导,深化村民对创建标准的理解,凝聚起共建美丽宜居和美乡村的强大共识。
“小家美”带动“连片新”
针对“碎片化”难题,蓝塘镇将“三美家庭”作为美丽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全域美丽。该镇推行庭院联动,以“微景观”织就“风景带”,通过奖补栅栏、苗木等物资,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建设“四小园”,绘制乡土特色墙绘美化村容。茜坑村集中打造15户“三美家庭”示范院落,运用乡土手法改造空地,硬化区域布置花箱花池,空闲地块种植乔灌木形成节点景观。同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引导村民共管共护,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廊道,提升了“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的精致度。
在此基础上,蓝塘镇还开展资源串联,以“小家美”带动“连片新”,整合零散资源,以“乡村绿化”为抓手,发动各村村民参与植绿护绿,在“四旁五边”栽种观赏苗木、经济果树超3.5万株。同时,结合蓝塘大道、蓝塘碧道建设项目,打造城乡风貌示范带;充分发挥“三美家庭”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进城乡风貌示范带109栋农房风貌改造、2.1公里道路提升改造以及2.5公里景观带建设,使“小家美”带动“连片新”。
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共享菜园
蓝塘镇将“三美家庭”建设作为撬动“百千万工程”产业兴村的重要支点,深挖资源禀赋,拒绝“千村一面”,打造差异化优势。结合“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蓝塘镇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共享菜园等新业态。砂塘村在连片打造“绿美家庭”过程中,巧妙利用废弃水塘改造绿美生态小公园,盘活4000平方米的闲置竹林地打造“星光营地”项目,同步吸引乡亲返乡投资开发,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直接带动周边8户村民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户均年增收显著,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蓝塘镇紧扣“百千万工程”“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部署,将“富美家庭”培育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变“家庭工坊”为“致富平台”。该镇扶持“富美”示范户黄宏山养殖鲈鱼以及种植三红蜜柚约1500亩、嘉宝果300亩,并联动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对其产业进行攻关提质增效,实现年产值近500万元;“富美家庭”户杜寿华承包茶山,打造“元吉岭”茶叶品牌,带动近5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蓝塘镇还落实“百千万工程”文化兴村要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家训,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推进打造“和美家庭”。将家庭美德融入乡村治理体系,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促进好乡风,让崇德向善、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尚在紫金大地生根发芽,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持久深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