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仙塘镇社会救助破解识别难、匹配慢问题 构建“精准滴灌”新格局
为切实破解传统社会救助服务中存在的识别不精准、服务效率低、资源匹配难等问题,东源县仙塘镇于2025年8月正式启动智慧化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以“仙塘镇社会救助项目服务平台”为核心中枢,打破“兜底帮扶”的传统模式,通过智慧化手段串联需求与服务,为辖区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筑起一道有温度、高效率的“民生防线”,全力打造社会救助“仙塘样本”。
岗前培训现场。
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
“仙塘镇社会救助项目服务平台”将救助服务科学细化为照护服务、生活服务、关爱服务、发展服务四大类,针对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精准匹配资源,真正实现救助服务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管理,让救助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服务人员线上接单、入户时现场签到拍照,到服务过程实时记录关键节点、服务结束后规范签退,再到服务对象通过平台反馈评价,每个环节均实现清晰可查、全程留痕,确保救助过程公开透明、服务质量可管可控。
同时,“仙塘镇社会救助项目服务平台”积极整合社工、志愿者等服务资源,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服务团队,同步激活村民参与救助的热情,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社会协同”的多元救助格局,让救助资源流转更高效、服务供给更精准。
筑牢精准救助安全防线
智慧化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以“专业性”为服务核心准则,所有服务人员均需完成政策解读、服务规范、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等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源头把控服务质量。
在照护服务中,救助专员定期入户探视探访、开展健康监测,既陪独居老人话家常、为残障群众解难题,更细致记录血压、血糖等数据,用“常敲门”传递关怀,以“勤监测”守护安康;生活服务方面,团队携带专业工具上门保洁,从积尘桌面到杂物角落逐一清理,让困难群众的“旧居”焕新为整洁“新家”;家电清洗服务中,工作人员配备专业清洗剂、高压水枪等设备,为冰箱、空调、洗衣机深度除垢杀菌,既保障家电使用安全,更守护居家“烟火气”。同时,针对独居老人孤独焦虑、困境家庭生活压力等问题,服务人员通过耐心陪伴、情绪疏导等方式,帮群众解“心忧”、开“心结”,实现“物质帮扶+情感关怀”双重保障。
书写民生幸福崭新答卷
相较于传统救助模式,仙塘镇智慧化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摆脱了“大水漫灌”式的普惠帮扶局限,通过“智慧平台中枢+专业服务支撑+一户一策定制”的创新模式,实现“精准滴灌”。该项目以龙利村、木京村为试点,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救助专员通过“敲门入户”全面摸清群众需求,依托“仙塘镇社会救助项目服务平台”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启动以来,仙塘镇救助项目以“精准覆盖、服务升级”为核心目标,逐步构建起分层分类的民生保障体系。该项目初期聚焦特困群体,截至目前服务已覆盖100%特困家庭、70%低保家庭,用“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扎实行动筑牢救助底线;项目服务群体与范围将逐月扩容,服务触角正以稳步推进的态势向“全域覆盖”目标迈进。
接下来,仙塘镇将持续完善智慧化社会救助体系,以规范专业服务为坚实保障,进一步凝聚专业社工、服务商、邻里互助员、爱心企业、志愿者等更多社会力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为困难群体筑造更温暖、更具安全感的家园,让民生温度在智慧化、专业化的服务中持续升温,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本报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陈振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