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活力迸发 多轮驱动提升福祉 紫金县积极推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作用双提升
日前,“链聚紫金 产融湾区”2025年紫金县招商推介暨产业协作交流会在紫金(龙华)科技创新孵化中心举办,旨在推动先进材料、新制造、新电子三大产业集聚,助力紫金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此举是紫金县落实上级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紫金县紧抓国家新型城镇化潜力地区试点县、广东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建设机遇,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善、民生普惠”目标,通过规划引领、产业攻坚、基建补短板、服务提质等系统性改革举措,破解县域城镇化发展瓶颈,推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作用双提升。

紫金县城。
“多点多园”产城融合
紫金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通过平台提质、产业培育、招商创新,构建“一二三产协同发力”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力。为提升产城融合水平,该县积极推动产业平台扩容提质,以“一园两区、差异发展”模式建设紫金产业园,探索“园区管委会+国资公司”机制,构建“多点多园”产业格局。截至目前,紫金产业园已落户项目142个,合同总投资额达564亿元,其中,已投产79家,2025年1-7月产值实现80亿元,吸纳务工人员7800余人,初步形成了先进材料、新制造、新电子产业集群。
据悉,自2021年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开展以来,龙华区仅仅围绕“建园区、引项目、优环境、强配套”四大核心任务,倾尽全力助力紫金产业园建设,2024年双方签订了《共建产业园战略协议》,共建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0.8平方公里的“园中园”——龙紫智创谷,成为深圳对口帮扶紫金历史上投入帮扶资金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产业集群注入新功能
为加快产业集群培育,紫金县深入实施产业建设“大会战”,聚焦“先进材料、新电子、新制造”,加大产业集群建设力度。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3.69亿元(增长4.43%),立国制药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研发中心揭牌运营,德润钢铁有望成为全市首家百亿级工业企业。紫金还强化精准招商引资,依托“3+16+31”招商机制,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方向,编制产业链全景图与招商图,制定年度量化招商目标,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2025年上半年新签约超亿元项目13个,合同投资24.3亿元,加快完善三大主导产业链条。
此次招商推介暨产业协作交流会重点推介了紫金县的发展潜力强劲、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营商服务优质等四大优势,凝聚起了产业共建的强大合力。紫金县工商信局负责人为诺曼产业加速中心颁发“龙华(紫金)产业创新合作伙伴”牌匾,产业园负责人为华之菌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纸享家(上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宏曦睿科技有限公司、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4家企业代表颁发入驻钥匙,标志着双方将携手为紫金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资源下沉提升民生福祉
紫金县以均衡优质为导向,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加大投入、创新办学模式,持续提升教育供给能力,6所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学生宿舍改造提升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310个。推进片区化办学改革,将112个乡镇教学点优化整合为51所片区中心校,提升乡镇教育资源集聚效益。通过深化委托办学、集团化办学模式,龙华紫金实验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达100%。
紫金县紧抓各类组团式帮扶机遇,结合各医疗机构优势,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医院的技术合作和专科联盟建设,紫金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癌症防治中心通过省级认证,2个科室实现独立开科运行,重症医学科被列为市重点建设专科,紫金县中医院建成“两专科一中心”并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在此基础上,紫金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医共体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苏区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紫金连续三年荣获精神卫生工作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优秀县。
除此之外,紫金加快新“三馆一中心”建设,常态化举办花朝戏公益演出,开设“练伯讲古”视频讲座专栏,打造紫金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