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盘活红色资源,讲好先烈故事 持续擦亮红色法治文化品牌
讲好革命先烈法治故事,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研学课程、旅游线路、普法平台……近年来,东源县司法局深入挖掘“啸仙故里”丰富的红色法治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闻啸轩学堂倾力打造法治文化室,于2020年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被司法部纳入“全国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录。
在此基础上,东源县司法局进一步挖掘完善,打造升级闻啸轩学堂,建成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以下简称基地),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红色法治文化品牌。
深挖资源建设法治文化阵地
阮啸仙是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为深入挖掘阮啸仙的革命事迹和法治精神,我们到阮啸仙牺牲地调研,走访老将军、老游击队员、先烈故居的父老乡亲,研读相关书籍,并邀请河源市阮啸仙研究会终身顾问陈其明主笔撰写基地阮啸仙依法审计历程展厅展览大纲。”东源县司法局副局长冯敏介绍。
据介绍,东源县司法局主创团队还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福建省宪法宣传教育馆等地学习调研,同时参考中国普法网等内容,确保展陈内容的政治性、真实性和专业性。“依托‘啸仙故里’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审计文化、廉洁文化等有机融合,全力构建‘红色+法治’文化阵地,讲好革命先烈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东源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创新形式提升法治宣教质效
“触控屏法治闯关小游戏好玩又新奇,我在游戏中学到了丰富的民法典知识。”近日,市司法局、东源县司法局联合阮啸仙红军小学在基地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教活动,学生小龙体验触控屏小游戏后高兴地说。
为提升基地可观、可学、可教的质效,东源县司法局着重增强展馆的体验性与故事性,因地制宜打造了阮啸仙依法审计历程展厅、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展区等。目前,东源县普法办已多次组织全县各单位干部职工参观学习,并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研学课程,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法治宣传活动等,基地因此荣获全省2023至2024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普法项目。2024年9月,广东省司法厅还将基地作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骨干(“法律明白人”)培训班现场教学点,全省21个地市司法局130余名法律工作者先后到基地观摩学习。
2024年12月,东源县司法局联合河源技师学院在基地开展东源县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暨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此次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旨在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工作新格局,促进教育和法治的融合发展,形成法治教育特色。”河源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蓝国彬表示。
文旅融合形成特色普法矩阵
下屯村作为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对此,东源县司法局与啸仙故里文旅公司深入合作,把基地纳入“下屯村红色旅游线路”,形成以红色教育、法治教育、自然教育、中小学研学实践、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红色法治研学体验线路。
“我们不但欣赏了东江美景,还接受了红色和法治教育。”前不久,广州旅游团的王阿姨体验了“下屯村红色旅游线路”后表示。据悉,闻啸轩学堂自筹建法治文化室以来,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90万人次;新展馆自2024年4月底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了团队近300批次,约6万人次。基地已成为省、市、县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阵地。
接下来,东源县将进一步发挥本土红色法治资源优势,丰富场馆的文化涵养功能和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擦亮“啸仙故里红色下屯”法治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李惠波
上一篇:东源县开展“送课下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推进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1995年1月5日,《河源晚报》创刊。30年光阴,一张报纸见证、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成长。后天,是《河源晚报》三十华诞,这个生日同样属于所有晚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