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点点滴滴诠释文明——记2023年河源市文明家庭魏文招家庭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龙川县黎咀镇皮潭村,提起魏文招一家,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魏文招是龙川县斗寨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丈夫杨庆伟是龙川县黎咀中学教师,一家六口相亲相爱...
2024-05-23 -
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 我市举行2024年河源市家庭家教家风展示活动
本报讯 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赖碧霞 为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文明新风,大力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集中展示我市寻找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活动的丰硕成果,5月16日,2024年河源市树清廉家风 创最...
2024-05-17 -
忠诚廉洁守初心 言传身教树家风 ——记2023年河源市文明家庭之王天尧家庭
家,是亲情洋溢的温暖港湾,也是社会和谐的坚定基石。在河源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王天尧是连平县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妻子黄珍娣是龙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夫妻二人以勤为径、以孝为先...
2024-04-16 -
用一言一行诠释“文明”——记河源市“文明家庭”陈望辉家庭
文明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在河源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陈望辉是河源海关二级主办,妻子付光梅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这对夫妻一直坚持以树文明礼仪之风,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理念,践行善良...
2024-03-20 -
和谐家风助成长 幸福温暖永相随 ——记2022年河源市文明家庭练向民家庭
练向民和刘瑞霞是紫金县瓦溪镇茶岗村的一对平凡夫妻。夫妻俩爱岗敬业,关爱孩子,热心公益,用温暖的爱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练向民家庭不仅受到全村的称赞和好评,还获评了2021年紫金...
2023-10-18 -
用爱奏响文明主旋律——记2022年河源市文明家庭何秋梅家庭
来自连平县元善镇的何秋梅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六口之家。妻子何秋梅是连平县妇幼保健院产房副护士长,丈夫张天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连平县隆街第二中学任副校长。
2023-06-14 -
小家有大爱 携手共前行 ——记河源市文明家庭之徐凯家庭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徐凯是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平大队一级消防士,妻子黄凤瑾则是和平县城南小学的一名教师。两人结婚多年以来,徐凯全力奋战在消防救援事...
2023-05-12 -
以身作则弘扬好家风——记河源市文明家庭贺艳君家庭
因工作原因,贺艳君与丈夫结婚后一直分居河源、东莞两地,上演现实版的《双城生活》。夫妻俩互相支持,以身作则,为孩子健康成长塑造了文明家风。因为这好家风,贺艳君家庭先后获评河源市十...
2023-04-26 -
回乡创业奔小康 勤劳创富你我他 ——记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家庭之黄宁家庭
她,因为想家舍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灯火阑珊的农村白手起家;她坚信,只要用心,靠自己的双手也可以打造一片人人向往的芳华。她是黄宁。她与丈夫协同父母,举家回到老家河源市东源县创业。...
2023-04-12 -
致富不忘助乡亲 温暖传递暖人心 ——记全国文明家庭李青霞家庭
在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是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
2023-04-12 -
同心自相应 同心自相知 ——记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家庭之龚赵科家庭
他是人民卫士,她是白衣天使,一个守护安全,一个守护生命,她爱他警徽闪耀,他爱她白衣飘飘,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丈夫龚赵科作为河源监狱医院护士长,与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妻子沈晓...
2023-04-11 -
重家教正家风 共创文明家庭 ——记河源市文明家庭刁建开家庭
刁建开家庭是个平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夫妻俩互敬互爱,一对儿女懂事乖巧。丈夫刁建开从事公安工作二十多年,对待工作踏实肯干、恪尽职守,有时连周末也顾不上休息。妻子袁秀霞也十分理解和...
2023-03-21 -
以爱之名凝聚文明之风——记河源市文明家庭贾彬彬家庭
贾彬彬和妻子王海燕都是90后,丈夫贾彬彬现任市消防救援支队源城区大队文昌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妻子王海燕是源城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两人长期坚守一线,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丈夫贾彬彬...
2023-02-17 -
用爱与责任守护和美家庭——记河源市文明家庭黄晓珍家庭
和许多人一样,黄晓珍的家庭是简单的六口之家——家公家婆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女儿儿子是可爱的学生,她与丈夫何河均在和平县人民医院工作。这样的小家,凭着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信念...
2022-09-13 -
携手共进的“双医家庭” 记河源市文明家庭曾伟娜家庭
有一种浪漫叫医护夫妻档,有一种幸福叫与你一起抗击疫情。在东源县灯塔中心卫生院有一个党员双医家庭,丈夫伍惠华是东源县灯塔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妻子曾伟娜是东源县灯塔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护...
2022-07-27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