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接受批评的艺术
圣人说:闻过则喜。但生活中有几人可以如此呢?
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过,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忠言为什么非得让人听了难受?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有一个员工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主管批评她,并要扣她的奖金。结果那个员工自杀了。
有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用红领巾上吊自杀。
有一个儿子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指责,挥刀杀死了他们。
好话一句严冬暖,恶言半声三春寒。之所以批评者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是有害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被批评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好意,他当然会从善如流。
或许当我们去批评别人的时候,都希望对方像唐王一样,而自己可以象魏征那样直言不讳,可这并非良策。批评是一种人际互动,方法得当事半而功倍,方法不当事倍而功半。
批评是对人的一种否定,其实质是惩罚。在改善人的行为时,鼓励总是比惩罚效果明显,一定不能滥用惩罚,惩罚是消极的,尤其是过度惩罚非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扭曲行为,那个杀了父母的儿子就是如此。
批评人有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这样可以缓和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把矛头指向当事人,就会无意之中造成伤害,进而于事无补。当你批评别人时,要时时刻刻反问自己:“我是不是针对当事人了?”“我是不是忽略失误本身了?”“我是不是在人身攻击了?”等等。
还要注意方法得当:
1、真诚。真实的东西永远能够打动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件事情你也尽力而为了,尽管结果还是出错了。”“或许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
2、切勿指责。指责的时候会让人陷入恶劣的情绪中,从而影响理智判断力。“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还犯同样的错误?”“你真是不可救药?”这些话尽量不要出现。
3、适度。点到为止,既往不咎。“事已至此,从中吸取教训最重要。”
4、理解。没有人愿意犯错误,尤其内心已经很自责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可以说:“我想你可能很难受。”“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我相信你下次肯定会做好”。
5、澄清角色。了解自己在跟一个什么样的人沟通,是一个长辈还是晚辈?是男性还是女性?是朋友还是对手?是家人还是同学等等?如果角色混乱,就会说出不合适的话,批评的效果不仅达不到,反而伤了和气。有很多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不分对象。
对一个很自卑的人,犯错时,他本身就很自责,这时适当的安慰会胜过千言万语。对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一边批评一边给个台阶,他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对于一个心服口不服的人,不必抓住不放,看他的行动就可以了。很多沟通失误,其症结在于角色不清。
6、暗示。任何人面对直接批评,内心都会不舒服,因为批评就是惩罚。暗示就像苦药丸外面的“糖衣”,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达到治病救人的最终目的。
7、注意场合和时机。批评的场合和时机非常重要,切忌批斗会式的批评,也不要秋后算帐。
相关热词搜索:学习 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过,为什么良药一定要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忠言为什么非得让人听了难受?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有一个员工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主管批评她,并要扣她的奖金。结果那个员工自杀了。
有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用红领巾上吊自杀。
有一个儿子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指责,挥刀杀死了他们。
好话一句严冬暖,恶言半声三春寒。之所以批评者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那个被批评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好”,反而认为是有害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被批评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好意,他当然会从善如流。
或许当我们去批评别人的时候,都希望对方像唐王一样,而自己可以象魏征那样直言不讳,可这并非良策。批评是一种人际互动,方法得当事半而功倍,方法不当事倍而功半。
批评是对人的一种否定,其实质是惩罚。在改善人的行为时,鼓励总是比惩罚效果明显,一定不能滥用惩罚,惩罚是消极的,尤其是过度惩罚非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扭曲行为,那个杀了父母的儿子就是如此。
批评人有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这样可以缓和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把矛头指向当事人,就会无意之中造成伤害,进而于事无补。当你批评别人时,要时时刻刻反问自己:“我是不是针对当事人了?”“我是不是忽略失误本身了?”“我是不是在人身攻击了?”等等。
还要注意方法得当:
1、真诚。真实的东西永远能够打动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件事情你也尽力而为了,尽管结果还是出错了。”“或许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
2、切勿指责。指责的时候会让人陷入恶劣的情绪中,从而影响理智判断力。“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还犯同样的错误?”“你真是不可救药?”这些话尽量不要出现。
3、适度。点到为止,既往不咎。“事已至此,从中吸取教训最重要。”
4、理解。没有人愿意犯错误,尤其内心已经很自责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可以说:“我想你可能很难受。”“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我相信你下次肯定会做好”。
5、澄清角色。了解自己在跟一个什么样的人沟通,是一个长辈还是晚辈?是男性还是女性?是朋友还是对手?是家人还是同学等等?如果角色混乱,就会说出不合适的话,批评的效果不仅达不到,反而伤了和气。有很多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不分对象。
对一个很自卑的人,犯错时,他本身就很自责,这时适当的安慰会胜过千言万语。对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一边批评一边给个台阶,他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对于一个心服口不服的人,不必抓住不放,看他的行动就可以了。很多沟通失误,其症结在于角色不清。
6、暗示。任何人面对直接批评,内心都会不舒服,因为批评就是惩罚。暗示就像苦药丸外面的“糖衣”,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达到治病救人的最终目的。
7、注意场合和时机。批评的场合和时机非常重要,切忌批斗会式的批评,也不要秋后算帐。
上一篇:扎根农村 献身教育
下一篇:改善人际关系的4句话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