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班主任素质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和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而构建起来的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级能否很好地发挥其整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班主任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行为和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的素质越全面、水平越高,其管理效能就越好。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
      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力素质主要表现在:敏锐的观察力;多方位立体思维能力;利用信息进行教育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多种表达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可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让教育形式更能贴近学生,提高教育的效果
      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是班主任的核心素质。只有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同样,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1、摆正自己的心态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懂得付出,并在付出中感觉到快乐。这样的班主任就能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培养学生呕心沥血。
      2、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班主任的爱心是班级的凝聚力。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能够经常深入到班级、宿舍和学生的生活中,常找学生谈心里话,以便更好地全面掌握和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日常表现、思想品德、学习等情况,对学生处处关心、爱护,为他们排忧解难,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就会把班主任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亲密的朋友,才会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教导,从而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信,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充满生机的班集体。
      3、班主任的爱心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如何抓好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实践证明,班主任如果对“差班”、“差生”感到厌烦,那么他的任何严厉批评和苦心教导都不易引起学生改正错误的愿望。但如果班主任能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以情导人,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集体特点,用感人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那么学生就会发生良好的情感效应,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缺点。
      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要及时点拨,指明方向。对于有进步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表扬和鼓励他们,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架起师生间互相了解、互相信赖的桥梁。因此,只有班主任用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塑造自己,用崭新的慈母般的爱来关心和爱护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就可以把一个“差班”变成模范班集体,把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可救药的顽童和后进生,改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班主任良好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
      班主任自身具有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是获得班级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班主任的性格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有效或无效。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也常常会因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守纪律而苦恼,这时特别需要自制力。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反感,他可能暂时被压服,但不能保持长久,甚至会起负作用,因此,班主任应以宁静而又具耐心说服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知道班主任是一位具有坚定信念、不会放弃原则的人,深刻认识到故意捣乱和违反纪律对自己和集体都是百害无一利的行为。
      三、更新育人观念,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要不断吸收新信息,新观点,更新教育观念。要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看法,要改变把“听话”、“老实”当作思想品德好的片面思想,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又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班级管理要与社会化管理接轨,就要从“封闭型”、“强制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自主型”的管理模式。因此,班主任应选拔和培养一支得力的、团结奋进的学生干部队伍,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让学生干部参与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搞好班集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先进班集体。
      四、班主任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在于其班级管理的能力和对学生的影响力。班主任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不倦的学习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端庄的仪容仪表,优雅的举止,富于情感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素质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所无法代替的。
      五、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班主任的能力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创新能力。
      1、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具有敏锐观察能力的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迅速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既能找出某类学生共同的典型特点,又能发现某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影响学生。如果班主任善于及时观察到学生有违反纪律的征兆,就有可能事先防止学生这种行为的发生。所以,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在班级管理中显得极其重要。
      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首先表现在善于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建立班级常规制,既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又要做好班级管理的其他工作;既要发挥学生集体组织、教育的作用,又要发挥家庭、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这样才能发挥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其次,表现在班主任要努力调动和协调班级管理的各种力量,共同搞好班级管理,做好如下工作:(1)协调好班级中任课教师的工作;(2)协调好班内干部与群众的关系;(3)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与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再次,表现在班主任要造就一支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
      如果班主任不能在班级活动中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那么,这个班将成为纪律松散的乌合之众。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所以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管理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


上一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谈谈滑轮组的教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