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噪音跃居环境投诉首位 娱乐场所噪音成环保投诉热点

 

娱乐场所噪音成环保投诉热点。 资料图片

       “三更半夜,耳畔传来阵阵歌声,叫人怎么睡觉。”一直以来,噪音、油烟污染是市民最为头痛的问题,也是环保投诉的热点,本报热线也经常接到这方面的反映。
      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在2008年市民投诉的环保案件中,噪音投诉占的比例最大,居所有环保投诉首位。而噪音投诉中,娱乐场所噪音扰民的投诉就占了四成。对噪音污染的投诉,尽管环保部门基本上做到“件件都查处,件件有回音”, 但由于城市规划不尽合理以及投资者环保意识不高,使得噪音投诉依然有增不减。

 噪音污染投诉居首位

      据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信访室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市环保系统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网上投诉及“12369”环保热线电话投诉共计1491件。其中,噪音投诉561件,位居第一位。噪音投诉中,卡拉OK、的士高、酒吧等娱乐场所噪音占40%以上;小五金加工、建筑施工噪音扰民投诉量也都占有一定比例。
      从投诉的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市区范围内,其中大同路、长塘路、东堤路和红星路的投诉量比较大。其中,娱乐场所的噪音投诉则是热点。

     查处后存在整改难

      对噪音扰民的娱乐场所,环保部门均及时进行了查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东堤路某迪吧开设在居民楼下,夜间营业时音乐噪音对居民的休息造成影响。接到投诉后,环保局执法人员几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对该迪吧超标排放噪音行为进行了立案,同时将案件情况通报工商和文化主管部门。经过多部门执法,现该迪吧已停止营业。
      2008年12月,长鸿花园二期施工单位在中午施工,噪音影响附近居民休息。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随即到现场进行了取证、录像。经过检测,该工地午间施工产生的噪音达到了100分贝,对附近居民的休息与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执法人员责令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然而,执法人员走后,该施工单位并未按规定停止施工,环保监察部门随即对其进行了处罚,并立案查处。
      老城长塘路和公园路一带的商业噪音扰民现象曾一度成为市民投诉热点,但经过整治,这种现象已得到明显改观。
      市环保局监察分局的一位负责人说,从市民投诉的内容来看,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仍然是最困扰老百姓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娱乐场所在市区越开越多,而且有很多是紧邻居民区,甚至直接设在居民楼下,这些娱乐场所多数隔音效果不理想,噪音扰民而遭投诉,虽经查处但效果不明显。

治理噪音须抓源头

    噪音投诉为何居高不下?环保监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分析:一是城市规划不尽合理,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难以解决。长期以来,城市规划混乱,形成商、住混杂区,楼上为住户,楼下开商铺或娱乐场所,楼下的经营行为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大。一些酒吧扰民问题,业主虽然进行了多次整改,但是效果均不佳。这成了解决噪音污染的“老大难”问题。二是环保前置审批未能履行到位。许多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经营者环保意识较差,置“环保前置审批权”于不顾,未报批就开工建设。近年来,市区掀起楼盘开发热,也促使有些施工队利用中午和深夜的市民休息时间赶工期,施工扰民。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噪音污染难题呢?市环境监察分局负责人认为,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规划布局入手,分类别划定市区功能区。规定在居民区内禁止经营娱乐场所等排放噪音或其它扰民的项目,从而从源头上避免噪音扰民现象。同时,加大功能区划分的宣传力度,让消除噪音污染成为业主的共识。此外,要加大对噪音排放超标场所的整改力度。更重要的是,需要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相互协调,确保营业性娱乐场所符合环保要求,给市民们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龟峰塔置换木构件的维修工作展开 有望年内重新开放
下一篇:执法人员夜袭私宰窝点 查获多头已宰和待宰“白板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