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已开完 门店挂招牌还写着“可兑换奥运会门票”
“奥运门票授权竞奖专场”仍挂在街头。
“有没有搞错啊,奥运会早在去年就开完了,门店挂着的招牌还写着可以兑换奥运会门票。”昨日,一位市民致电本报反映,市区红星路一家餐馆的招牌早该“下岗”了,这种过期招牌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近日,记者在采访发现,不少商家过期招牌或宣传牌、条幅等,由于未能及时收回取下,历经几个月的风吹雨打已经面目全非,颜色褪却,有的甚至七零八落飘散在地下,有的明明已过期,却还向人昭示,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投诉:过期招牌让人误会
市民黄先生说,市区大同路一家发廊宣传牌上写着:洗剪吹收十五块钱。由于价钱比周边的便宜了一些,一些人就进去理发了,可交钱时却收20块,与其理论,对方却说那是三个月前开张时的优惠价。开张三个多月了,优惠牌匾还堂而皇之地挂在那,不知是大意,还是在故意作弄顾客。黄先生认为,此类过期宣传牌是一定程度上会对市民造成误导,应该及时拆除。
市区某房地产公司在它的楼盘上挂着横幅“三万元可做业主”,当你满心欢喜地找到这家房地产公司,看样板、走楼盘后,想着三万元的低价可做业主,真的心有所动。可这时却被告知,那是去年楼盘开盘时的优惠,忘了把它拆下来。弄得准备在该楼盘买房的周先生大失所望,“没有这样的优惠项目还挂着横幅招徕顾客,误导不知情的市民,我觉得商家的做法太不应该。”
调查:市区过期招牌不少
根据市民的反映,记者调查发现,市区街头有不少过期招牌仍然在“服役”。
河源大道一家建材店门前的招牌写着庆元旦大型优惠活动,现在元旦过去2个多月了,店门上面大大的招牌仍然放在那里,招牌有些破旧,部分已经发黑了。在市文化广场,原有一家名叫“佳品装饰”的装修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早就关门了,市民途经此处想咨询装修事宜,却只见招牌不见老板,招牌一直没有拆下来。
老城区步行街做生意的李女士介绍,据她所知,很多店铺换了老板改经营其他生意了,店门口的招牌却没有换,这些老板也太节俭了吧,连门店的招牌也省得换。如果顾客只看着招牌进店买东西的话,难免走错门了。长塘路一间店门口挂着手机店的牌子,也没有多看就走进去,想看看有没有新的手机型号,但发现里面却是卖成衣的。
市民:过期招牌有损市容
“举国欢庆的奥运会已过去半年多了,但门店却还立着奥运门票授权兑奖专场的招牌,这太有损槎城形象了。”市民杨先生称,这些招牌不但有碍观瞻,更与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格格不入。希望店主赶紧把该招牌拆了!
市民蒋先生认为,过期招牌打花了一个城市的脸面,也是一种“视觉污染”,非常影响城市形象。同时,挂一个过期招牌在街头,不但容易误导行人,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其实将更新一下内容,对自己的经营项目及形象可起到宣传作用。“现在什么都讲究新鲜,食物过期了有人管,假冒产品有人管,可招牌过期了怎么就没人管呢,不知道这些招牌还要挂到何时?”希望有关部门应制定监督机制,促使那些店主或商家及时清除过期招牌,修整残旧招牌。
部门:过期招牌应更新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市工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一般情况下户外招牌一年申请一次,但如果商店换了经营大类,所销售产品和店铺广告招牌不相符时,就应该申请更换招牌内容。否则,就违反了有关户外广告的管理条例。
街头大大小小的招牌,演绎着街头文化,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一些常年张冠李戴或得不到清洁的废旧招牌,更与河源的靓丽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某种程度讲,招牌是脸面,作为经营者,要及时处理更新或拆除招牌,以保持城市和自身的良好形象。
本报记者 张紫辉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