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槎城共有100家店取名“东江” 本月起开店取名有新规

阅读提示

     开店,当然是挖空心思也要取个好名字,从本月起,《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市民若打算开店做生意,知道如何取名吗?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工商部门,发现槎城市民开店喜欢选择“新”、“鸿”、“嘉”等字号,也颇爱取带有槎城地方特色的名字。

放眼街上,五花八门的店名。

【开店取名有新规】

      日前,记者从市区工商部门了解到,《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本月开始施行,明确规定了对个体工商户开店取名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取名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根据《办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不使用名称,决定使用名称的,应当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实行“一户一名”制。
      记者曾看到,市区一些店铺,特别是娱乐休闲业,喜用数字取名,但都用的是汉字数字,工商部门介绍,以前个体工商户取名是不允许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不过现在《办法》取消了使用“阿拉伯数字”的限制,但是数字组合有特殊含义(如“12315”、“110”等),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不得使用。
      按照新《办法》,不同乡镇、街道的个体工商户可“同名”,同一名称归先申请者所有。个体工商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选用“厂”、“店”、“馆”、“部”、“中心”等字样,但不得使用“企业”、“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字样。此外,如果个体户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市场主体名称权行为的,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100家店取名“东江”】

     “我想把店名取成‘女人衣橱’,不知道有没有人用?”市民吴女士打算开一家女装店,她煞费苦心想了一个店名,准备到工商部门咨询是否可以用。据了解,开店如何取名这让很多店主都颇为重视,好听、独特、有好的意蕴是他们取名的标准。
    源城工商分局办证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个体户注册时,首先要查询是否有相同的名称在使用,同一行业相近或相似的名称都无法注册,以前他们曾接到过这样的投诉,一个体户使用的名称与一同行的极其相似,工商部门调查清楚后责令其重新取名注册。
  槎城市民开店取名习惯选择带地方特色的的店名,走上街头,“源”、“万绿”、“东江”、“新丰江”等店名比比皆是,在大同路,记者看到店名中有“源”字的就有十多家。办证大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有100家店取名为“东江”,“万绿”、“新丰江”则各有80多家,基本上各行各业都有。
  记者走访市区也发现,一些意蕴较好的字号颇受市民青睐,例如“嘉”、“新”、“宏”等。据办证大厅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字号包括“发”、“隆”等市民都爱用,如果注册的话极有可能跟人“撞车”。

【市民眼中的好店名】

      意蕴吉利、谐音、洋名,给店铺取名似乎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怎样的店名才会被市民认可,让他们过目不忘?
  老城一家食品店店名叫“八哥”,令人感觉亲切。一位正在店里吃东西的女孩表示,感觉这个店名亲切又比较好记,跟别人推荐时马上就想到它了。难怪不少店主都费尽心思想取个好名,好店名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能带来生意。
  一个新颖、有个性的店名可以带来高回头率,不过若店名没取好,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但这种印象是反感。“我不喜欢一些洋名,有次去一家美发店,问起门口的洋名什么意思,那个老板竟然都不知道,就说看起来很时尚。”市民谭女士说。另外,一些傍“大款”的名字也会让人产生反感,一些市民认为这些名字与著名商家很相似,不仔细看还辨认不出来,感觉有欺骗顾客的嫌疑。
  一些市民也表示,有些店爱用谐音起店名,成年人看了可能觉得很幽默,但对正在接受新知识的孩子来说则可能起到误导作用,特别是有些谐音曲解了原来的词义,显得不健康,对于消费促销可能起到反作用。  本报记者 黄丹



相关热词搜索:店名 100家店取名“东江”


上一篇:市教育局下发通知 规范学校招生工作
下一篇:两男子带着三个女的吃夜宵因10元餐费跟服务员争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