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市人民医院昨顺利“乔迁新居”看病全程10分钟搞定

河源市人民医院简介

      河源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06年,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
       市人民医院新院位于新市区西纬十四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占地总面积13万平方米,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建设,总床位数为1000张。其中一期工程于2006年9月开始动工,建筑面积为8.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开设床位650张,包括门急诊大楼、住院楼、感染楼、肿瘤楼、高压氧治疗中心、后勤楼及附属设施。
       新院拥有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DSA、四维彩色B超、500毫安X光机、电子胃肠镜、腹腔镜、纤维鼻咽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膀胱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高压氧舱(多人舱、单人舱)、多功能麻醉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和高水平诊疗项目。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急诊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断指再植术,断肢再植术,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肝癌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等现代医疗高水平技术和多种类腔镜技术以及微创手术,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本报讯(记者  肖青青)昨日,市人民医院270多名病人,817名职工,加上病人家属、医院后勤的物业公司员工共计1500余人顺利完成了大搬迁(如上图)。至此,市人民医院开始在位于西纬十四路与文昌路交会处的新院展开正常工作。而此前的一段时间,新旧医疗设备已陆续搬迁至新院进行安装调试。
      从早上7点开始,市人民医院就拉开了大搬迁的序幕,此次搬迁主要是将所有病人安全运送到新院进行治疗。据了解,市人民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搬迁活动中。
      据了解,在270多名病人中,其中有103名(包括脑科、心血管科、小儿科、骨科)重症病人需要单独的救护车转运。“由于重症病人需要随时特殊救护,因此每部救护车只能运送一个重症病人。”该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唐国智介绍说,“重症病人的运送可以允许一名家属陪同,其余可以自由行动的病人及家属均乘坐医院安排的中巴车一起转运。”
      在旧院拥有13个病区的临床科,记者看到,医护人员以科室为单位分为送出组、护送组、接收组,分别负责病人由现病房上车、途中护送、入新院病房治疗三个环节的工作。对病人较多、一趟不能搬完需分次搬运的科室,现病区还有医护人员留守,防止发生意外。在五个病区的外科、四个病区的内科(含老年病科)、儿科、妇产科,各科室抽调一名医生、一名护士组成途中护送队,负责病人的转运护送。对于危、重、特殊治疗病人,还有医护人员随车转运护送及负责途中意外发生时的抢救工作。
      唐国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医院除了安排2部救护车用于正常的急救,3辆医院行政车作为指挥车外,其余的1部救护车、2辆新购中巴、2辆临时租用的大巴及从全市卫生系统内借调的10部救护车一起投入搬迁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昨天市公安交警部门出动警力近50人维持搬迁路线上的交通秩序,医院运输车所到之处,一律绿灯放行,确保搬迁的顺利进行。

市人民医院新院外观

103年老医院顺利转场 原定一天仅用了三个多小时

本报讯 (记者 蒋安春 张安定)“慢点,小心着,不要碰到头!”昨日上午10时13分许,在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小心护持下,该院传染科的最后一位病人被转移到了救护车上。随后,伴着“呜啦呜啦”的警笛声,救护车开离了医院大门。这意味着,河源市人民医院搬迁中最重要的一环——转移病人环节终于顺利结束,现场的医护人员也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6点钟就起来了,7点钟就开始搬迁。”该院传染科的护士陈慧说,因为传染科的患者比较特殊,有一定的传染性,该科室的患者被安排在最后一批搬离。这批病人搬离后,救护车就会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危重患者不但有多名医护人员陪护,而且每名患者都有一台急救车随行,以保障患者在转移时的安全。“过程十分顺利,没出一点差错。”负责在老院协调指挥搬迁工作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殷汉华说,为了做好患者的转移工作,该院在事前就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演练。而按照原计划,该项工作会持续到当天晚上7点钟,但因为搬迁各环节的协调衔接都十分顺利,所以仅用了3个多小时就将270多名患者转移到了新院。
      在旧院门诊部门口,记者见到了紫金县义容镇的胡女士,她是到旧院问诊的最后一批市民。她说自己的儿子经常感觉头晕,所以一大早就带着儿子过来照CT。但因为该院脑科已迁至新院,照完CT后,胡女士还需乘车去新院了解详细病情。新院在哪里,怎么去?面对胡女士的疑问,现场的工作人员热心地进行了解答。记者注意到,市人民医院旧院的各个功能分区都在显眼处张贴着通告,上面明示了搬迁时间、新院的位置和乘车方式等,让一些前来就诊的市民能很快明了相关事宜。
      河源市人民医院始创于1906年,前身是瑞士国巴色差教会“仁济医院”,1949年后改为河源县人民医院,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后升格为河源市人民医院。殷汉华说,告别已有103年历史的老医院,也是自己工作了21年的地方,虽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感到高兴,因为医护人员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先进的医疗设备,患者也有了更好的治疗条件与医护环境,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据悉,搬迁后,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旧院将作为河源市中医院,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

新院就诊环境让人眼前生辉 宽敞明亮   设施齐全

与旧院相比,新院宽敞明亮,就医环境舒适。

■记者体验 看病全程10分钟搞定

尽管是第一天营业,但前来新院就诊的患者仍络绎不绝。昨日上午,记者以一名患者的身份,体验新人民医院给市民带来的全新和便捷的服务。
      新院宽敞明亮,一进大门就给人以舒适的感觉。门诊挂号窗口设在大楼入口左侧,与老院相比设计更科学,方便了患者。上午10时50分,在窗口前挂号的人不少,但丝毫不觉拥挤。不用怎么排队,记者就顺利地挂上了号。新院开张采取了一些免费措施,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记者没花一分钱就挂上了号,还得到一张就诊卡。工作人员介绍,当日上午前来挂号的人与老院平时基本持平,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搬迁工作运转正常。
      毕竟是新院,挂完号后路怎么走呢?记者正在犹豫,一名导诊护士迎了上来。据了解,为了让患者熟悉就医环境,院方安排了大量护士提供咨询服务。记者很顺利地就来到3楼科室,经过一番诊断,所需药品通过电脑直接提交,医生吩咐去交费拿药就可以了。
      从挂号到拿药,不到10分钟就搞定。

新院的各项设施也更齐全,设计更加人性化。

■患儿家长 小孩打针不用再往院外跑

天气阴晴不定,医院患儿增多。昨日上午,市人民医院新院儿科门诊仍是人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但新院儿科门诊分区完善,市民对就医环境给予高度评价。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就诊患儿及家长很多,但候诊、就诊、打针分区进行,有条不紊。家住大学城附近的严小容说,自己的宝宝生病几天了,前天在老医院看病,今天随着医院搬迁来到新院,与旧医院相比,新院宽敞明亮,空气新鲜,给孩子打针,再不用举着吊瓶往医院外跑了。






上一篇:险!女童突然从车上掉下 后面车辆刹车及时小孩无大碍
下一篇:“抢小孩挖器官”传言口耳相传导致事实变形或者被放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