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城公用电话亭损坏严重 是否“功成身退”众说纷纭
如何处置公用电话亭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见习记者 程癸键 文/图
提示:路边的电话亭曾为市民的沟通立过汗马功劳,可随着电信业的日益发达,大部分电话亭已经失去作用,许多电话亭也遭到人为破坏而不能用了。近日,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市区内的电话亭大都已经损坏不能用,有的还因为太过破烂而影响市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27个电话亭仅3个能用
昨日上午,记者徒步从河源大道路口穿过整条文明西路到东华路口,仔细了解了该路段每个电话亭的情况。据记者统计,整条文明西路有27个电话亭,其中,24个电话亭有故障,只有3个能够使用,损坏率将近90%。
在有故障的这24个电话亭中,有16个电话亭没有话机,只剩下光秃秃的空亭子一个。另有两个有话机没有话筒。另外6个电话亭里话机话筒都齐全,但是拿起话筒之后才发现没有信号,打不出去。
不只是在文明西路,在市区的其它繁华地段,也大致都是这个情况。记者在大同路、沿江路等地段搜寻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着几个没有故障的电话亭。
灰尘垃圾缠绕电话亭
在文明西路,记者发现,几乎每个电话亭上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仅有的三个能用的电话亭话机的话筒上也沾满了灰尘,让人望之却步。
在大同路,一个电话亭内侧的平台上放着一盒没有吃完的盒饭,吸引了大量的蚊蝇前来觅食,旁边还有烟盒、融化了的雪糕水等垃圾,整个电话亭都快成一个垃圾桶了。除了灰尘、垃圾,有的电话亭内外侧还被人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广告;有的则是东倒西歪,有些没有话机的电话亭的电话线裸露在外,远远看去十分扎眼。
公用电话亭使用率低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损坏率高、外观脏乱外,槎城公用电话亭还存在电话亭使用率低、IC电话卡难买等问题。
市民董先生告诉记者,他上个月刚从外地调来河源工作。刚来的那几天,还没办本地的手机卡,为了给异地的亲戚朋友通电话,打算买张IC卡用公用电话联系,但是他跑遍了住地沿江路周边的几条街,都没有买到。“问了十多家商店,都说没有这种卡。”董先生说。
昨日上午,记者随机走访了大同路、沿江路等销售电话卡的商店。这些商店里移动、联通等手机卡、充值卡应有尽有,但惟独没有IC电话卡。
大同路一家商户告诉记者,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卖过IC电话卡了。在大同路一家电信公司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不知道哪里能够买到在公用电话亭使用的这种IC卡。
在采访中,有市民说,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每家都装有座机,很少有人再用公用电话亭了。家住红星路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前几年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的人还非常多。他就经常买张IC电话卡和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那时候手机少啊,座机的话费也很贵,所以很多人都像我这样用公用电话亭,便宜呀!”王大爷说,他现在用的手机,打长途才两毛多一分钟,没必要再跑去电话亭打电话了,“那多麻烦啊。”
市民热议电话亭
使用率低、维护跟不上,公用电话亭如何处置成为许多市民热议的话题。
家住红星路的王大爷说,现在应该拆除公用电话亭,因为用它的人越来越少了,并且东倒西歪、垃圾缠身,有损槎城的城市形象。沿江路的董先生则认为,公用电话亭还有它的作用,像他这样经常打长途电话,而且一打就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市民,还是非常需要廉价、实惠的IC电话卡。“宿舍里没装座机,打长途总不能老用手机呀。”董先生说。
市民郭女士则提出,电信公司能否先拆除这一批老式的,再换上全新的电话亭。现在公用电话亭的使用率较低,新电话亭安装的密度可相应减小,并且尽量选在人员流动密集、较为繁华的场所。郭女士说,这样既能有效避免破烂的电话亭有损城市形象,又能给那些还在使用IC电话卡的市民提供方便。
上一篇: 奇!一只猪肾竟有八个瓣 “怪猪”屠宰前身体并无异常
下一篇:的哥爆称的士公司只收份钱不管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