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爆称的士公司只收份钱不管事
市区开展的士营运市场整顿以来,一些的士司机纷纷表示自己有话要说,前晚,一位不愿报出自己所属公司和姓名的的士司机接通记者的电话,对市区的士公司的一些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昨日,记者在市区分别搭乘了3辆的士,通过3位的士司机对电话中的士司机说出的公司做法进行了印证。有的士司机对记者称,要整顿的士营运市场,必须从的士公司开始,这样才可实现治标标本。
一个印章1.5万元
电话中的士司机告诉记者,在市区的一些的士公司中,的士司机因故退出公司,在退出司机自己寻找到接手者后,仍要向公司交纳1.5万元的转让费用,而这笔费用公司是不退还给的士司机的,是公司以更改合同转户费的名义收取。
这位的士司机称,去年,他从梅州来河源承包的士车辆,因市区的士公司无新车牌可申请,他只得在市区寻找有意退出公司的承包者。后经朋友介绍,他很顺利地寻找到了一位意向者,但在后来去公司办理“转承”手续时,却并不顺利,因为在他向意向者支付原抵押金3万元后,公司仍要收取1.5万元的“转承”费,而这笔费用,公司申明在承包到期后是不退还的。也就是说,办理“转承”手续时,只是盖一个公司的印章,就需向公司支付1.5万元。
电话中的士司机的说法得到了其他3位的士司机的印证。3位的士司机对市区的士公司的一些做法表示同样不能理解。记者问,其它城市的士公司是否存在这种做法?一位曾在福建、梅州等多个城市开过的士的司机告诉记者,在其它城市,的士转承大多不收取任何费用,公司在更改合同时一般只对新的承包者进行必要的考查,有个别城市也收取费用,但也只是象征性的,像河源这样只管收取巨额费用而对新的承包者不进行必要的考查既不合理,也存在隐患,因为的士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对的士司机的考查很有必要。”
换车成为敛财渠道
由于乘客对的士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早期车辆老化,的士司机开始考虑更换车辆,然而,在的士司机按公司规定车型进行更换时,一些的士公司从车辆购置到手续需交公司办理,费用则由公司规定,由此,的士司机更换车辆成为了公司敛财的又一条渠道。
一位河源籍的的士司机告诉记者,他原来开的是一辆捷达汽油车,因油价上涨,他决定更换一辆捷达柴油车,但申报公司后,公司要求他交纳13万余元,由公司代他购置车辆及办理车辆上牌等手续。这位司机告诉记者,如果自己购车,办理手续至少可节约万余元。
这位司机的说法记者同样从其他的士司机的口中得到了确认。有的士司机告诉记者,公司从的士司机身上“榨油”名目繁多,市区某的士公司甚至将公司的税费都分摊到每台的士上,让的士司机承担;还有的士司机对的士车身的广告收入归公司拥有向记者表示了异议:“说白了公司就给了我一个牌,我在交付了抵押金、每月的上缴费后,别人在我车上打广告,钱却成为了公司的收入,这是毫不根据的。”
收钱后应尽管理职责
电话中的士司机称,市区的士公司过分敛财行为加重了司机的负担,而公司收钱不管事又助长了的士司机在营运过程中的一些违规行为。在记者接触的其他几位的士司机中,他们均表示,公司应该做到收合理的钱,管该管的事,这样,的士的营运市场才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据的士司机透露,市区除个别公司在节日举行一些聚会、抽奖活动外,大部分公司对的士司机处于不问不管、放任自流的状态。有的士司机指出,公司是的士司机最为基层的组织,首先,它必须成为的 士司机对外说话的一个渠道,同时,对的士司机应该尽到管理的职责。
比如,组织的士从业人员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查,及时组织从业学习相关法规、政策,让从业人员了解行业动态。开展相关的劳动竞赛、服务质量竞赛活动,评选树立服务标兵、示范车辆等活动。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服务和管理,达到行业自律,改变形象,规范的士营运市场的目的。
相关链接(以下为河源新闻信息网编辑补加)
出租车行业畸形发展 专家建议立法界定车辆份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认为,出租车行业长期由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其顽疾存在很多年了,并非现在才有。
“既非行政垄断又非资源垄断,完全是人为垄断。份钱高,公司说了算。每月数千元的份钱依据何来?没有法律依据。出租公司养了一批人。为什么要限制私人出租车?这也是个问题。”顾海兵说,以有的地方出租车为例,出租车一个月份钱约6000元,这其中公司尽得利润就占到一半。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指出,在政府特许下,城市出租车行业变成了一种畸形市场化的特殊行业,出租车司机不得不“挂靠”在公司之下,以一种“合法”的形式疲于奔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采取罢运等激烈方式表达不满。
顾海兵认为,要冲破政府的行政规则,通过人大立法,对租金进行界定,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少数利益集团以管理的名义攫取暴利。有专家也认为,政府可以考虑放弃对出租车的数量限制和许可权限制,如改特许经营或公司垄断经营为备案制的低门槛进入,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政府加强监督执法,勒令不合格的经营者退出。
上一篇:槎城公用电话亭损坏严重 是否“功成身退”众说纷纭
下一篇:官员财产申报将再添试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