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裨益。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靠教育者、被教育者,甚至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然而,教书育人毕竟是教师的职责,在建立新型师生的关系时,班主任的工作尤其重要。下面就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谈点看法和建议。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使自己真正具备高尚的师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技巧。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二、给予学生真诚的关爱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学生若感到教师很关心自己,对这位教师就会很推崇、信任;若感觉到教师不关心自己,也就不会有很强的尊敬之情。因此,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处理好双方的关系。而这种爱心应包含如下两点内容:1.这是一种泛爱。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不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一般的学生,都应对他们施以“平等、热忱、持之以恒”的爱,不能厚此薄彼。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我们大部分教师认为:只有高分、听话的学生才是“优秀生”。但是,在目前急剧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也在开始追求新的自我形象。这必然会与教师传统的“学生观”发生冲突,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所有学生都是可爱的,都是可以塑造的,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得以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这是关心理解与严格要求的爱。班主任的爱心,不是无原则的,不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而施以“滥爱”。它要求把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爱护、思想上的理解沟通与学习纪律上的严格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在这种充满“爱”的愉快心理环境中才能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并给予教师的“爱心”以丰厚的回报,从而促进师生间感情的发展。
      三、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才能融洽师生关系,也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进而引导其健康成长。班主任可采取如下方式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1.多找学生谈心。在教学之余,班主任应深入实际,常到学生群体中去,一起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互相交流思想、看法,共同探讨生活、人生乃至社会问题。同时还须多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尤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时,或是思想上偏离“轨道”时,或是行为上出现违规苗头时,更为重要。此时,教师对学生关爱备至,诚心相邀而谈,学生则会敞开心扉,流露心迹,教师再适时指点迷津,为其解决难题或消解心中的郁闷情绪,或使其迷途知返,学生定会内心产生无比高兴而又感激之情,对老师崇敬不已。2.与学生进行书面交流。在批改学生作业或检查学生周记时,教师的批改可用对话形式在其作业或周记本上真情道白,与之进行思想交流。平时,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面临不惑之时,又感觉不便直接找老师谈话,可鼓励学生用书面形式向班主任袒露心声。而后班主任便可有的放矢地找之谈话,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促进了互相的融洽关系。
      四、充分发扬民主作风
      发扬民主作风,要求班主任不论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还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宽阔的心胸,能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建议,及时改正错误。教育学生及至批评学生时,不能采取“高压”政策——粗暴呵斥,应以委婉、平和的态度,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而在评选班、团干部或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时,班主任也不能武断行事,擅定名额,而应充分发扬民主,共同与广大学生评选而定。此外,在班干部管理上,班主任既要指导其科学工作,又要给予信任,大胆放手让其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尤其在班费问题上,班主任应当好参谋、顾问的角色,具体让生活委员掌管,期末要求班干部把收、支情况张榜公布,实行民主理财。总之,发扬民主作风,能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可亲可敬”,而且“可近可信”。班主任的民主作风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
      五、要学会心理互换和心理相容
      心理互换,是指将自己设想成为对方的角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经历不同、职能不同,在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对人对事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也往往不同,因而会出现师生之间不协调现象。教师认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符合教育要求的,而在学生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需要教师设身处地来一个“心理位移”或“情感位移”,即把自己放在学生角色的位置上,从学生观点来看待自己,从学生角色想问题,例如,提出“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在这个年龄……”,“假如我在这个处境……”等问题。心理相容是指相互间更多看对方的优点、长处,多考虑对方的困难,少求全责备,从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理解。如果教师真正会做到心理位移,师生之间就能做到心理相容,因而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总之,教师本着热爱学生、奉献教育的一颗赤诚的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人际关系的艺术,加上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朋友,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在眼前,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上一篇:对“强化集体备课、优化科组建设”的认识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