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数学的新教法
在当代教学领域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布鲁钠“学科结构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三大典型流派,他们认为教学不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应是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革新与变化,下面介绍几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又称八字教学法。所谓读就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书,写读书笔记,这是教学的基础;所谓议,就是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主动探究问题,这是教学的关键;所谓讲,就是教师解惑,可以教师讲解,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讲解,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所谓练,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这是学习、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读、议、讲、练穿插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教学过程不易控制,教师需要有较好的组织教学能力。
二、单元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水平将教材分为若干单元,并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自学探究。就是教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方法,进行简短的提示和引导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2)重点讲解。就是教师简要地讲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之处。
(3)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模仿教材作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那些综合性、技巧性的练习。
(4)总结提高。是在学生对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教师予以深化、提高,即由学生的“自我总结”,过渡到师生的“共同总结”。
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核心是在教师充分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到学习有关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主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优点是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
三、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将教材分为若干单元,依次通过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等六种课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六种课型的要点是:自学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自学教材;启发课——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复习;作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作业;改错课——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共同批改作业;小结课——将知识技能概括化、综合化。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优点是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四、研究法
研究法是先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富有思考性的研究题和要求,让学生思考、研究、得出初步认识,然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提高。
研究法的实质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地摸索问题,提出见解,发展思维。其组织形式可同桌两人研究,也可两桌四人研究,所提出的研究题目,要求应明确,可因课型而异。例如,讲解新课,要围绕深入理解新知识而研究;练习课,要围绕一二个问题,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复习课,要围绕知识的系统性进行研究等等。
五、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必要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学生自学、互相解疑、教师精讲、学生演练四个环节。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其智能,有利于智力五要素和能力七要素的有机统一。
这里,智力五要素是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能力七要素是指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体力——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
学导式教学法体现出学生学在前,教师导在后,教师把教集中在导上,教学为学生服务,教法来自学法,根据学法的需要来确定。学导式教学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开拓型人才,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从注入式发展到启发式,从启发式再发展到学导式,标志着教学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是从青少年好奇、好学、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解答问题等手段,引导学生像当初数学家发现定理那样去发现知识,以便培养他们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发现法因其思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类比法、归纳法、剖析法、学习迁移法和知识结构法等,其教学的一般步骤是:①创设发现情境;②寻找问题答案;③交流发现成果;④小结发现成果;⑤运用发现成果。
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但费时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也难以普遍加以运用。
七、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其大致过程是:精选教材内容编写成包括课本、练习和答案在内的程序教材,或借助于计算机和其他教学仪器将教材内容予以呈现,学生按照程序,边看教材,边作练习,边对照答案,及时获得信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再由教师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
程序教学法又分为基本程序(供全体学生学习)和复合程序(供优生或差生学习)两种。其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脑动手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易做到程序化,况且学生的活动过于程序化,也不利于智能的发挥,会削弱教学的教育性。
此外,还有讨论法、尝试教学法、创造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等等,归纳起来且可分为讲听模式、引读模式、示范模式、探究模式等。
综上所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都突出地反映了当代一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这就是: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探讨与学法的研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与新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运用好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而慎重地选用新的教学方法,并努力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数学教学方法新体系。
一、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又称八字教学法。所谓读就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书,写读书笔记,这是教学的基础;所谓议,就是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主动探究问题,这是教学的关键;所谓讲,就是教师解惑,可以教师讲解,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讲解,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所谓练,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这是学习、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读、议、讲、练穿插进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教学过程不易控制,教师需要有较好的组织教学能力。
二、单元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水平将教材分为若干单元,并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自学探究。就是教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方法,进行简短的提示和引导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2)重点讲解。就是教师简要地讲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之处。
(3)综合训练。就是学生在模仿教材作一般性练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那些综合性、技巧性的练习。
(4)总结提高。是在学生对单元进行整理与归纳的基础上,教师予以深化、提高,即由学生的“自我总结”,过渡到师生的“共同总结”。
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核心是在教师充分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到学习有关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主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优点是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
三、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就是将教材分为若干单元,依次通过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等六种课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六种课型的要点是:自学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自学教材;启发课——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复习;作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作业;改错课——在课堂上师生结合,共同批改作业;小结课——将知识技能概括化、综合化。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优点是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减少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四、研究法
研究法是先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提出富有思考性的研究题和要求,让学生思考、研究、得出初步认识,然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提高。
研究法的实质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地摸索问题,提出见解,发展思维。其组织形式可同桌两人研究,也可两桌四人研究,所提出的研究题目,要求应明确,可因课型而异。例如,讲解新课,要围绕深入理解新知识而研究;练习课,要围绕一二个问题,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复习课,要围绕知识的系统性进行研究等等。
五、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必要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学生自学、互相解疑、教师精讲、学生演练四个环节。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其智能,有利于智力五要素和能力七要素的有机统一。
这里,智力五要素是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能力七要素是指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体力——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
学导式教学法体现出学生学在前,教师导在后,教师把教集中在导上,教学为学生服务,教法来自学法,根据学法的需要来确定。学导式教学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开拓型人才,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从注入式发展到启发式,从启发式再发展到学导式,标志着教学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是从青少年好奇、好学、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示、实验、解答问题等手段,引导学生像当初数学家发现定理那样去发现知识,以便培养他们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发现法因其思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类比法、归纳法、剖析法、学习迁移法和知识结构法等,其教学的一般步骤是:①创设发现情境;②寻找问题答案;③交流发现成果;④小结发现成果;⑤运用发现成果。
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但费时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也难以普遍加以运用。
七、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其大致过程是:精选教材内容编写成包括课本、练习和答案在内的程序教材,或借助于计算机和其他教学仪器将教材内容予以呈现,学生按照程序,边看教材,边作练习,边对照答案,及时获得信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再由教师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
程序教学法又分为基本程序(供全体学生学习)和复合程序(供优生或差生学习)两种。其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脑动手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并非所有内容都易做到程序化,况且学生的活动过于程序化,也不利于智能的发挥,会削弱教学的教育性。
此外,还有讨论法、尝试教学法、创造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等等,归纳起来且可分为讲听模式、引读模式、示范模式、探究模式等。
综上所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都突出地反映了当代一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这就是: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探讨与学法的研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与新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运用好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而慎重地选用新的教学方法,并努力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数学教学方法新体系。
上一篇: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环境,德育实效性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