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刍议

      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富于时代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贴近,是一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学好这门学科对从小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思想政治学科要求记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多,理论性强,课堂教学上容易使教师授课陷入单调呆板、照本宣科、语言枯燥乏味的误区。学生学习上往往死记硬背概念、术语,误入学与用脱节的泥沼。如何使教学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下进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感受新知,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是广大的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下面以切身的感受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有无兴趣是衡量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自觉地学好思想品德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体现在“导”字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愉快而主动地求知,并产生坚韧的毅力,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运用教学语言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的确,教师的授课语言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美的语言能直接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论证严密,突出科学性、艺术性和激励性。
      1、科学性。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知识,而马克思主义是严谨的科学理论。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首先必须保证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简洁、论证严密,不然,会使学生接收的信息失真,甚至真假不辨,造成认识错位。
      2、艺术性。教育是一门艺术。要使自己的课讲得栩栩如生,必须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思想政治课侧重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虽要严肃认真,但如果教师一味板起面孔来进行思想教学,语言平淡乏味,势必催化学生思维的“惰性分子”,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课讲得生动形像,活泼有趣,做到语言优美,仰扬顿挫、节奏分明。
      3、激励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教学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善于寄希望于学生,激发他的求知欲、上进心。
      三、善用机智幽默因素,寓教于乐
      幽默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之一。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该运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也觉得,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需要教师挖掘机智幽默因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思考,轻松掌握知识,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挫折”一课时,当讲到有个别考生因高考、中考落榜而自杀的事例后说:“为这点挫折就‘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自挂东南枝’值得吗?”同学们听了忍俊不禁,同时有学生回答“何不潇洒走一回”?同学们的兴趣很高,在笑声中很快掌握了“挫折”的含义,纷纷表示,要把挫折当成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当作动力,争取成功。又如,我讲述“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这一内容时,巧妙地把教材数据中的“相当于”替换成“生”,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500万,一年就能‘生’出一个荷兰或两个瑞士来。照此速度,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能‘生’下英、美、德国。不出多长时间,地球也会忍无可忍地站出来抗议我们太会‘生’了。她吃不消。”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确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实际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1、给学生时间去讨论。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本,每课都有一些极有趣味并能开发学生思维的栏目。如:议一议、演讲会、主题班会、学生设计等。这些内容都可拿来充分利用,组织分组讨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如:在教学中组织“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一国两制’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同学们争得很激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让学生动脑、讨论、争辩,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胜过教师讲几遍。
      2、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要使学生自觉地学好思想政治,还必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经常地组织时事点评,使学生能拿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学用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国内外时事。如本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党的反腐倡廉,查禁“黄”、“赌”、“毒”,减轻农民负担,“神七”飞天,“嫦娥奔月”,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胜利举办,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我还经常拿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就这样,学以致用,让学生们明辨是非,及时认清形势,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既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无常态、学无常法。如上只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不很成熟的做法和体会,未免粗浅,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初中物理比例式计算解法归纳
下一篇:培养中职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