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教育发展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服务人才,才能真正推动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性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走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素质教育是可持续教育,它以培养人的能力为目标,发挥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特长。其在空间上是多维的,即能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行各业人才;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即能不断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人才。因此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教育质量的保证,并不是短时的、静止的,而是长期的、动态的,也是持续发展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才能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教育数量的可持续性
      要保证和实施教育数量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国民的普遍素质,首先提高适龄儿童、青少年的素质。因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为保证和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教育在数量上的可持续性,我国还有成人教育及其他形式的教育,这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使教育对象在各个时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和再教育。从受教育的群体看,这一教育正体现了它的可持续性,也只有教育数量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教育体制的可持续性
      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不同的教育体制将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不同的经济或社会发展阶段,又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那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要依靠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经济发展是动态的,因此,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应适合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持续的和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已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教育体制会继续完善,并且将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为它服务。
      四、教育者的可持续性
      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师,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教育成果。因此,教育者要想培养出能适应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教学活动上看,教育具有短期的,静态的一面。但是,从教育的发展来看,教育又具有长期性和动态的一面。因此,教育者在育人的过程中必须可持续地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真正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服务;另外,从受教育者这一群体来看,教育也必须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因为每一个受教育者都不是静止的,而是时刻在发展变化的。所以,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受教育者,相应地要求教育者也是动态的、持续发展的。
      五、教育过程的可持续性
     育人过程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人才的成长过程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例如,幼儿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中学教育阶段,大学教育阶段,除此之外,还有成人教育和进修教育等等。其中每一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组成人才成长过程的有机统一。而作为人才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关键因素。由于教育过程贯穿于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所以体现为教育过程的可持续性。
      总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把人类带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作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教育,也必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人口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可持续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上一篇:作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谈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